2013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卷(八)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福祿貝爾于1837年在德國創(chuàng)建了一所學前教育機構,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為“幼兒園”,成為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
2.A【解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是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3.D【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方向是由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所決定的。
4.B【解析】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整體的反映。
5.B【解析】獎勵性規(guī)范是對法律關系參加者做出有益于社會的行為時給予獎勵的規(guī)范。
6.B【解析】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觀察模仿學習。
7.D【解析】按學習結果,加涅將學習分為五種類型: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tài)度、動作技能。
8.D【解析】幼兒的觀察一般是籠統(tǒng)的,看得不細致是幼兒的特點和突出問題。
9.A【解析】這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10.A【解析】距離知覺是一種以視覺為主的復合知覺,3歲幼兒距離知覺發(fā)展還不完善,他把握不住距離。
11.A【解析】機械學習是學習者并未理解符號所代表的知識,只是依據字面上的聯系,記住某些符號的詞句或組合。
12.A【解析】觀察法是學前兒童心理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13.B【解析】1.5~2歲的兒童表象開始發(fā)生,從此兒童的注意開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響。
14.C【解析】膽汁質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為特征。
15.C【解析】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指在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中注意所能持續(xù)的時間。
16.B【解析】自我中心是處于前運算階段兒童的典型特征。
17.A【解析】遺傳因素是心理發(fā)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條件。
18.D【解析】5~6歲是幼兒學習書面語的最佳時期。
19.B【解析】3歲以前是幼兒視覺發(fā)育的敏感期。
20.D【解析】建構主義教學方式有隨機通達教學、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三種。
二、名詞解釋
1.教育目標是人們預期的教育結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動開始之前就已在頭腦中觀念地存在著的教育結果。
2.不作為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以一定的不作為致人損害的行為。
3.幼兒常規(guī)是指幼兒園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規(guī)則,具體是指幼兒園對于幼兒什么時候應進行什么活動、活動中應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活動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4.游戲是一種主動、自愿、愉快、假想的社會性活動,是學前兒童獲得知識的最有效手段。
5.關鍵期是指兒童在某個時期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技能或形成某種心理特征,但過了這個時期,發(fā)展的障礙就難以彌補的時期。
6.有意義學習是指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
三、簡答題(答案要點)
1.(1)申請;
(2)受理;
(3)審理;
(4)決定;
(5)執(zhí)行。
2.(1)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1)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有意記憶逐漸發(fā)展;
(2)記憶的理解和組織程度逐漸提高;
(3)形象記憶占優(yōu)勢,語詞記憶逐漸發(fā)展;
(4)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方法逐漸發(fā)展。
4.(1)對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獻身精神;
(2)熱愛兒童;
(3)尊重集體和團結家長。
四、論述題(答案要點)
1.(1)愛玩、會玩,活潑好動;
(2)思維具體形象;
(3)開始接受任務;
(4)開始自己組織游戲。
2.(1)兒童的學習應與現實情境相類似,以解決兒童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目標,學習要選擇真實性任務,不能將學習內容抽象化,脫離具體情境,而應呈現不同情境中的類似問題;
(2)這種教學過程與兒童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相類似,教師不是將事先準備好的內容教給兒童,而是提出兒童可能遇到的問題,支持兒童自主探索,在特定情境中解決問題;
(3)這種教學不采用獨立的、脫離情境的測驗方法,而是采用融合式測驗法,在學習中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本身反映了兒童的思維過程和學習效果,或是進行與學習(問題解決)過程一致的情境化評估。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點)
(1)注意傾聽。教師要用言語和非言語的方式表示關注、接受和鼓勵幼兒的談話,在傾聽時,教師要有耐心,還要細心揣摩和理解幼兒言語中潛在的意義。
(2)注意身體姿勢。一個具有良好溝通技巧的教師在與孩子談話時,會注意自己的聲音、姿態(tài)以及運用和強調的詞語。
(3)語言的表達要簡明,易于理解。
(4)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教師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使幼兒了解教師的想法。
2013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卷(九)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將其選出并把它的標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