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避免用不實的歸因來糾正孩子的行為:絕對不要試圖用這樣的話來糾正孩子的行為:「都是你這樣不乖,房子才會倒下來」。
o應注意父母對災難的歸因:若父母有不合理的歸因(自責自己沒做好什么,才造成某些人死傷;或是責怪孩子),很容易使孩子也有類似的歸因,所以父母或親友應注意本身的看法及表現(xiàn)。
o解釋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十歲以下的孩子常常無法完全理解死亡在生理上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再給予正確且孩子可接受的觀念。
附:輔導中的"十要"與"十不要"
陪伴比學習任何特殊的技巧重要。陪伴意味著用我們的心去聆聽兒童青少年,用我們的眼光來觀看,并非常留意不同的語言、情緒及行為表達。當他們邀請我們進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時,請記得下面這些:尊重、敏感和耐心。
我們可以做的:
1、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聽和理解他的感受,并把自己的理解用類似"重復話"(用自己的話重復孩子話語中表達的意思或情感。)的方式反饋給孩子。
1、對話時注意選用合適的語言。
2、允許孩子情緒的表達,特別是憤怒、罪疚等。
3、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公開地談論死亡,將死亡看成生活、成長的一個階段。
4、比平時更多陪伴兒童。
5、按照青少年的需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
6、提出問題時,體會孩子的理解能力。隨著孩子興趣的增長展開問答對話。
7、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在困難條件下給生活更多的內(nèi)容。
8、力所能及地把自己的經(jīng)驗和身邊人分享,以努力讓孩子在任何時間只要有需要都能找到可以給他們基本支持的成年人。
9、盡可能多的身體撫觸給予孩子安慰
我們不要做的:
1、不要欺騙孩子(如孩子父母或親戚死亡,騙他只是去外地了)
2、不要向孩子承諾大人辦不到的事情(比如,我一定幫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粗暴地干預孩子的情緒表達,比如"不要哭了"、"要勇敢"、"你哭出來"。他們都有自己發(fā)出情緒的方式
4、隱藏你自己的情緒(可讓它自然流露)
5、中斷或者粗暴打斷孩子的提問,比如"你別再問了,我也不知道。"
6、在孩子面前傳遞太多的悲傷或負面情緒,讓孩子也感受到絕望
7、為了安慰孩子,在孩子面前說逝者的壞話
8、太過忙碌以致沒有時間陪伴他們
9、大人過度依賴孩子以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10、不要將自己的憤怒情緒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內(nèi)疚感。比如"就是因為要救你才會這樣"。
(三)、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災后心理特點的輔助
上面我們提到的是父母對孩子心理重建的普遍性方法和原則,那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由于其身心發(fā)展特點的不同,導致對災后應激、創(chuàng)傷的癥狀也不盡相同。那么,了解特定年齡段孩子災難后的身心表現(xiàn),有針對性的采取具體輔導策略顯得同樣重要。
嬰幼兒篇(0-2.5歲)
o睡眠與如廁時間的錯亂
o對大聲或不尋常的聲音、震動有驚嚇反應;過度警覺
o僵直(身體突然不能動)
o急躁,無緣由的哭泣
o喪失已習得的語言與動作能力
o退縮、害怕分開,黏著家長
o對造成災難相關的事情(如影象或身體感受)有逃避或警覺反應x
家長的處理方式
o維持孩子作息與飲食上的規(guī)律性(如每天有固定散步睡覺吃飯的時段)
o避免不必要的暫時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