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yī)生手記
自己玩兒的寶貝
實例
女孩叮當,14個月,有一個上小學一年級的哥哥,兄妹倆愛在一起玩兒,叮當不愛與同齡人一起交往,自己也能玩得很開心。親子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她不參加,老師提供的教具也吸引不了她,她就是看上了擺在教室里的“天線寶寶”玩具,老師和家長叫她,她不搭理,脾氣還挺大,說跑就跑。
叮當爸爸是做生意的,比較忙,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陪女兒在親子學校上課期間手機還響個不停。今天雖然能參加親子學校的活動,但爸爸一到教室就對女兒說:“自己去玩吧! 叮當?shù)故桥c爸爸配合得挺好,人多的地方不去,人少的地方自己玩,玩完“天線寶寶”,就自己穿珠子,老師的教學活動和其他小朋友都不能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
爸爸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叮當有不愛交往的傾向,想請教一些教養(yǎng)策略。
分析
1歲多的孩子喜歡找大孩子玩,這是正,F(xiàn)象,何況這個大孩子是自己家里的資源,哥哥還會讓著小妹妹,何樂而不為呢?1歲多的孩子已經(jīng)能獨立行走,語言開始發(fā)育了,對他人語意的理解更加完善準確,他們探索世界的愿望格外強烈。看著自己身邊的大孩子有那么大的本領(lǐng)、那么多的招數(shù),他們渴望與之親密接觸,通過觀察與模仿,多學一點“童子功”,因此,與大孩子交往是幼兒自主發(fā)展、自主選擇的結(jié)果。
然而,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與同齡伙伴的交往。家長對嬰幼兒同伴關(guān)系發(fā)展特點的了解,以及對寶寶交往對象和模式進行適度的干預都是很重要的。
寶寶是怎樣開始交往的?
自己的寶寶能不能與其他寶寶玩到一起,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
第一步:客體中心階段
處于這一階段的兒童很“務(wù)實”,當他與別的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并不是對自己的同齡伙伴感興趣,而是看上了他的玩具或其他物體。10個月之前的嬰兒,即使在一起,也只是把對方當做活的玩具和物體看待,交往的方式是互相撕扯,或咿咿呀呀地說話。
第二步:簡單相互作用階段
這時的兒童已經(jīng)能對同伴行為做出反應(yīng),但常常試圖去控制對方的行為,或者是“模仿秀”。比如,第一個寶寶因為不小心碰著了自己而大哭起來。這時,第二個寶寶“同命相憐”、“觸景生情”,也跟著哭起來,第一個寶寶看見第二個寶寶跟他哭起來,似乎覺得挺好玩,自己的哭聲就更大了。
第三步:互補的相互作用階段
寶寶會走會跑以后,社會交往變得豐富復雜了,模仿行為已經(jīng)普遍出現(xiàn),并且有互補或互惠的角色游戲,比如一個逃,一個追;一個藏,一個找。他們在發(fā)生積極的相互作用時,也會伴有消極的行為,比如打架、揪頭發(fā)、抓臉和爭玩具等。
兒童同伴關(guān)系發(fā)展的這三個階段告訴我們,嬰幼兒的社會交往形式和內(nèi)容雖然很初級,但是家長也要放手讓寶寶走過這些階段,不要人為地束縛孩子的發(fā)展過程,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就不管了,忽視寶寶與同齡伙伴的交往,這樣會損害寶寶的社會性發(fā)展。
早期親子關(guān)系具有影響作用
愛不愛交往,合群不合群其實就是寶寶能否與外界社會融洽相處的問題,當然,嬰幼兒對社會的探究與認識先是通過自己的看護者得知的。如果媽媽對寶寶的反應(yīng)敏感,寶寶時時感覺有人在響應(yīng)他的呼喚,自己的吃喝玩樂、游戲睡眠都有到位的關(guān)注和照料,他就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可信賴的,他就敢于伸出自己的觸角去觸摸這個世界。反之,如果看護者對寶寶的反應(yīng)遲鈍、冷淡,他的需要常常遭到拒絕,或者看護者時常更換,今天是媽媽,明天是奶奶,后天是保姆,寶寶沒有穩(wěn)定的依戀對象,跟一個又一個看護者的磨合不順利,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朝令夕改、動蕩不安,也就不敢參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了。
可見,家庭和同伴是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兩個主要場所,親子關(guān)系和同伴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