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孩子走出家門,邁入集體生活,進入社會難免不了磕磕碰碰、打打吵吵,但是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六雙手掌中滾動的明珠”,誰都不愿被“嗑”、被“打”。于是,家長埋怨老師:我的孩子被打了也不管管;老師指責家長:教孩子打還人家是錯誤的,……。究竟孩子被打了該怎么辦!
奇奇怪怪的被“打”原因
聽故事中,偉偉聽到高興時,就雙手拍打旁邊的小朋友,接下來就聽到告狀“他打我”。
有位3歲的女孩,老師叫她幫助收小書,她速度飛快,凡見桌上、椅子上的以及其他幼兒手中的小書都被她搜起來。西西手上的小書,也被莫名奇妙地 “搶”了,而且還被她拍了一下。西西告訴老師“她搶我書,還打我”。
藝藝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時,錯坐到了元元的位子上,元元馬上重重地打了一下藝藝,藝藝傷心地哭了。元元卻搬出爸爸的“理論”:誰叫她碰我!
當然,生活中還有其他的“被打原因”。
小年齡孩子中的“打人”行為,多數(shù)不屬道德問題
從事兒童心理研究及教育工作的人士認為:低齡幼兒的打人抓人,多半是無意識的。如第一個例子,是該幼兒在表達情感上有問題,不只是阻止他不要打人,而是教會他如何表達自己高興情感的方法,如拍拍手,或高喊幾聲。又如第二個例子,乃是孩子交往中的問題。她不知道她好的出發(fā)點,由于行為的過激,會引起別人反感。而第三個例子,屬于家長過早教孩子這個“理論”所至。三、四歲的孩子一般難分清較復(fù)雜的事,家長不宜把帶有成人性的行為教孩子。
如何對待孩子被“打”
這要從孩子的自身情況出發(fā),來看待這個問題。這里只想提供幾種方法,供參考:
1.告訴老師、告訴家長。
2.提醒被“打”孩子不要哭,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要擔心孩子,他會有辦法的。)
3.教被“打”孩子,怒目以對或以拳相視,然后暫時避讓。
4.成人不要參與,讓同齡的孩子“互打”,也許能磨合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