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世界各地紛紛掀起紀念愛因斯坦的活動。法國媒體在懷念這位科學奇才的同時,也把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帶給我們:如何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愛因斯坦式的天才兒童。一些教育心理學家們認為,從整體上說,迄今為止的教育體系與教育觀念都很難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出愛因斯坦式的天才。這一看法引起強烈反響。
智商高的不都是天才
智商的測算幅度一般是從46到160,多數(shù)人的智商水平為100。國際通行的辦法是將智力超常兒童的智商水平定在平均130左右。按這一分級標準,世界上大約一半人的智商在90-110之間,25%的人的智商低于這個水平,約5%的人達到125,達到130的人約為1%,而10萬人中只有1個人的智商水平可以達到160。
有些人認為,智商高就是天才。教育心理學家卻認為,這是一個誤解,智商高只說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賦,天才則是指那些智商高、又在某一領域獲得社會成功的人?茖W測試也說明,一個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測試結果往往互不協(xié)調。教育心理學家建議,最好不要用“智力早熟”、“智力超常”來形容智商高的兒童。“智力早熟”讓人感覺是智力提前到來,“智力超常”容易將他們與正常人組成的社會分開,為他們融入正常社會制造障礙。因此,有的教育心理學家主張采用“高潛力”來替代“超常”和“早熟”。
有問題的孩子其實是高潛力兒童
根據(jù)許多家長和學校提出的問題,對高智商兒童的另一個看法是,天賦如果不經過精心呵護,可能會半途而廢,甚至成為成長的障礙。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專家們普遍認為,雖然當今的教育體系對培養(yǎng)出智力超常兒童沒起什么積極作用,但正是這種僵硬的教育制度方便了對高潛力兒童的發(fā)現(xiàn)。
教育心理學家們發(fā)現(xiàn),許多在學校被認為不合群、不合格,視學校為“地獄”的兒童,往往都是高潛力兒童。統(tǒng)計表明,2/3的高潛力兒童都在學校、社會和家庭里遇到麻煩,他們普遍跟不上學校的課程,或多或少都有某種心理毛病。這是因為敏感是高潛力兒童的特征,而一般教師和家長經常忽視這一點。教育心理學家們舉例說,老師讓孩子們背誦課文,而那些高潛力兒童的潛意識中卻認為,這類背誦他人句子的學習沒有創(chuàng)造性,因此拒絕背誦,在心理上產生抵制情緒。結果可想而知,高潛力兒童與老師和學校的關系一塌糊涂,慢慢就上了黑名單。因此,教育心理學家們建議,對于高潛力孩子一定要采取敏感性的教育方法。
拔苗助長的教育方法不可取
到底該怎樣教育高潛力兒童呢?拔苗助長肯定是不行的,一個人應該是一個社會人,需要與社會相適應,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
頻繁的跳級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方式不利于高潛力兒童的成長。所以,單獨教育往往并不可取。但如果把高潛力兒童放到正常的班級中,也常常得不到幫助。
教育心理學家說,如果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出現(xiàn)在一個班級中,其各項表現(xiàn)比其他孩子都好,周圍的孩子就會嫉妒他,“神童”的天賦可能就會被這種嫉妒抹殺。如果“聰明”兒童得到了很差的分數(shù),也會招來大家?guī)в屑刀市睦淼霓陕洹K哉f,高潛力兒童往往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壓力。因此,教育心理學家們建議,家長要將孩子的實情告訴老師,說明孩子最近做了些什么,避免老師和同學一起對孩子施加錯誤的壓力。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他的特長是什么,如何彌補自己的短處。專家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