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小班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小組合作的有效教學------姜雪琴個人在實踐中不斷嘗試,認為新的小班課堂應該帶領學生始終感受情趣的氛圍,同時多角度的提高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學好數(shù)學知識。
一、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背景深遠《新課標》基本理念提倡小組學習,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建構主義學習觀也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時再增進學生間的合作,就能使學生看到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從而對新知識的理解更豐富,更全面。當今社會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生活事業(yè)競爭日趨激烈,并不是靠個人力量就可以取勝,團隊精神在競爭中愈顯重要。因此,學會小組合作在現(xiàn)代教學中越來越重要。從教育要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fā)展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長期以來的班級授課制,學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專心聽講,學生有時站起回答或板演,這種教學組織形式的優(yōu)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們所認識。就其局限性來說,它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到了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它不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的矛盾已經越來越突出。
19世紀早期,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并運用于實踐,杜威創(chuàng)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柏克赫斯特實施的道爾頓計劃的三個原則之一便是合作。到了20世紀70~80年代,合作學習在美國的研究和應用已相當廣泛。
在我國,近幾年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的研究過程中,人們也在反思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教育部于2001年7月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便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實驗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合作學習便成為廣大教學研究人員和教師研究的重點對象,小組合作學習在我國班級教學中也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深厚合作學習首先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別、性格、文化背景的學生組成,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對學生的認知、情感、自信心、同伴關系等產生積極影響。
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相比,有很多優(yōu)越性。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的,學生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導致對理解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等)得到培養(yǎng),學生 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包括學習成績、情感等個性品質的發(fā)展)。
與傳統(tǒng)的班級教學形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新的特點,如教師權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轉變,學生主體性增強,學生不再看學生后背,而是面對面圍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動式、討論式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任務由過去的個體化轉向個體化與合作化相結合,學生之間由過去的競爭關系轉向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關系;評價和獎賞也由過去主要針對個體轉向針對小組為主等等。 很多因素能夠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要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構和要素,設計好操作程序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小組合作學習至少包括以下幾個要素:1.積極的互相依賴;2.集體責任;3.學生間面對面的相互作用;4.人際交往和小組合作技巧;5.恰當分組。
三、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主要合作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在小組成員間構建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感,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因此,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那么,如何使一年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地進行交流呢?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ㄒ唬、選拔培養(yǎng)小組長至關重要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yǎng)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確定智力水平良好,發(fā)言積極,操作能力較強,表現(xiàn)欲望強烈的學生當學習小組的組長;其次,對組長進行有效的培訓:第一,督促組長積極主動地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合作意識;第二,指導組長組織合作交流時,要先進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勵組員大膽發(fā)言,讓會說的先說,不會說的先聽后說,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第三,指導組長在交流過程中進行靈活協(xié)調,如對于回答正確的同學報以掌聲,當出現(xiàn)意見分歧時,組長應問個為什么,請組員說出理由,當出現(xiàn)冷場現(xiàn)象時,組長應帶頭先發(fā)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導組長善于收集組員在交流中對同一道題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時準確地向老師匯報。從而培養(yǎng)組長的組織、安排、協(xié)調、歸納能力,促進合作交流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