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為五:說謊
對策:“反客為主”
很多小孩子都把家長是否高興當作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準,孩子為了不讓家長生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錯的事情。
說謊在不同年齡意味著不同的問題,家長不要把孩子的撒謊歸結于他的天性,相反,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理解力運用一定的方法培養(yǎng)他的誠實品質,同時自己主動介入去做孩子的表率。
1、讓孩子理解誠實的含義:幫助2~3歲甚至4歲的孩子學會什么是假裝的,什么是真實的,這很重要。
2、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你能夠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
3、不要提示孩子說謊:父母經常追問孩子為何犯錯,這樣容易誘發(fā)孩子說謊。
4、區(qū)別對待做錯事和撒謊:告訴孩子如果他講真話你就不會那么生氣,而說謊只能給他帶來加倍的麻煩。
5、對孩子的懲罰不要嚴厲到使他甘愿冒險說謊的地步。
6、強化誠實行為:要記住,獎勵誠實比懲罰撒謊更重要。必須看重孩子的誠實行為,給他適當的表揚。
不良行為六:坐不住
對策:“連環(huán)計”
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常讓家長傷腦筋的一件事情。究竟怎樣才能糾正孩子學習時注意力分散的壞習慣呢?看看專家的意見吧:
1、給孩子一個完成作業(yè)的明確期限,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緊迫感,慢慢地讓孩子形成學習規(guī)律。但是在要求孩子學習時,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2、給孩子適當的獎勵。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yè),家長不但要從言語上加以表揚,還可以輔助一些別的獎勵,比如可以看半個小時動畫片等。
3、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的家長白天上班很累,晚上就喜歡看電視,而且聲音很大,還有的家長喜歡把鄰居、同事約在家里打麻將,這必然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讓孩子注意到家長在做什么。
4、適時解除孩子內心的憂慮。當孩子心理壓力比較重的時候,注意力就無法集中。許多孩子害怕考試,尤其是害怕一些被家長們告誡為“將決定一生命運”的考試。為此,孩子們經常心猿意馬,胡思亂想,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孩子自然就無法專心學習。
5、主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個兒的事,用心學習,是對自己的將來負責。
6、發(fā)掘孩子的學習興趣。假如孩子對所學習的內容興致勃勃,根本不用督促就能全神貫注,因為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