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儒家的胎教觀
在儒家倫理道德為主宰的傳統(tǒng)社會中,士大夫?qū)μソ讨揽芍^是重視之至,要將其“書之玉板,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后世戒”(《大戴禮
記》第四十八《保傅》)
北齊著名文學家顏之推還專門將此內(nèi)容寫入家訓,要求后代子孫執(zhí)行“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的家訓。(《顏氏家訓》卷一/教子》)
平民百姓也以口傳身教的方式沿襲著切實可行的胎教之法,自覺遵守著各種禁忌規(guī)約。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視胎教,究其原因,除了期望母子平安、順利生產(chǎn)的心理外,主要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正本”思想。“本”即“本性”,本性端正之人即為君子,本性陰險之人即為小人。儒家文化的價值觀是重倫理道德,對后代的教育是以培養(yǎng)其成為堂堂正正的人乃至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人君子為目標。而人的本性又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人們便很自然地認為母胎發(fā)育階段對個體本性的形成至關重要。
若在此初察之際就開始教之以規(guī)矩,授之以禮法,則必有助于形成他賢明、剛正的性格,其本性中也會具備較多的“仁義禮智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资ト司俚乜偨Y(jié)為“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如若此時有絲毫的閃
失就很可能導致相反的結(jié)果,即所謂“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當然也是這個原因,使當時的人們重視胎教的功利性大于科學性。
4單純重視女性,忽略男性的作用
在原始時期,先民直觀地看到人從母體中生出,在很大程度上把生育之功單一地歸結(jié)于女性而認為人的繁衍與男性無關,沒有認識到男性在生育中的作用。于是,這種直觀思維就導致人們尤其看重女性的個體素質(zhì)和自身修養(yǎng)。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古人逐漸意識到“父母交合生胎”,逐漸肯定了男性在孕育子嗣中的作用,但是因為從妊娠到生子,扮演重要角色的仍是女性,所以胎教文化中對于女子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古時男子選妻時注重孝悌品行、門第出身,認為母親秉性的善惡優(yōu)劣會遺傳給孩子,“故鳳凰生而有仁義之意,虎狼生而有貪決之心,兩者不等,各以其母。”(《新書》卷十《胎教》)。也即形成了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其次,女子有身孕時要遵守更多的戒規(guī),衣食住行、一舉一動都有嚴格規(guī)定!杜茝V要》中明確要求她們要“焚燒名香,口誦詩書及古今箴誡,
居處簡靜……彈琴瑟,調(diào)心神,和性情,節(jié)嗜欲,清庶事……”而且要“必慎所感”,因為古人相信母親感于善則子善,感于惡則生子惡,認為孩子的善惡美丑是母親懷孕時的感化所致。
《列女傳》中對此很形象地解釋為“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所以,此時孕婦便要移居至空氣清新、景色怡人的處所靜心修養(yǎng);此時孕婦便“不欲令見丑惡物,異類鳥獸,食當避其異常味。不欲令見熊黑虎豹并及射鳥、射雉、食牛心白犬肉、鯉魚頭”,“不可吠兔肉,又不可見兔,令兒唇缺。又不可吠生姜,令兒多指。”(《博物志》
卷十《雜說下》)
另外,有些地方還禁食驢馬肉,恐令人延月;禁食螃蟹,恐子橫生;禁食冰漿,恐絕胎。甚至還禁止孕婦房中張掛畫像,恐被換胎。如清末徐坷《清稗類鈔》“鄂婦妊忌”條云:“湖北婦人妊子,避忌最甚,有所謂換胎者,言所見之物入其腹中,換去其本來之胎也。故婦人妊子,凡房中所有人物畫像,藏之棄之,或以針刺其目,云其目破不為患矣。”諸如此類的禁忌還有很多?梢,與現(xiàn)代相比較,古時生育子女需要母親付出更為巨大的代價,這也正是母性光輝之所在。
不得不說 ,古代胎教思想精華與糟粕并存。今天,當我們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審視古代的胎教文化,在揚棄的基礎上,繼往開來,使胎教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文化熠熠生輝,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