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生活習慣。
。ㄒ唬┽槍τ變悍矫妫
1.開展生動、形象的區(qū)域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現(xiàn)在的幼兒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里的"中心"、"小太陽"。幾代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 漸漸使孩子養(yǎng)成了依賴性。剛?cè)雸@的小班幼兒,他們從熟悉的家庭來到一個陌生的集體環(huán)境中,生活上親情依戀特別強烈,顯得很不適應。有的幼兒吃飯需要老師喂著吃,有的睡覺時,要老師抱著才能睡,有的大小便后不會自己拉褲子,有的玩了玩具到處扔等。而游戲使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得到滿足。因此,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生活區(qū)我用雪碧瓶做了可愛的瓶娃娃,讓幼兒用小勺喂娃娃飯吃;提供玩具娃娃、小夾子和小衣架,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鏈,掛衣服等,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環(huán)境中,學習興趣濃厚,通過反復練習,特別在"娃娃家"的游戲活動中,幼兒通過給娃娃喂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煉,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我還將玩具筐和擺放的位子做一一對應標記,逐漸讓幼兒養(yǎng)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活動中,幼兒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2.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生活教育,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年齡小對于許多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沒有準確的概念,對于幼兒的不良行為,我不是簡單地指責、阻止,而是進行正確地講解、示范,使幼兒形成正向概念,有一個可效仿的榜樣,如,在剛開學時,很多幼兒都不會輕拿輕放小椅子,拖著小椅子到處跑的現(xiàn)象處處可見,坐的時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翹起來或不停地搖晃。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與幼兒進行了一次談話。我說:"中午小朋友睡覺的時候,老師聽到教室里有哭聲,我找啊找,原來是小椅子,小椅子為什么哭呢?它告訴我,小朋友不愛護它,用一只手拖著它跑,坐的時候翹起它的兩條腿,還晃來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辦呀?"小朋友紛紛說:"我們不拖小椅子了……""我們不翹椅子了!"我說:"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 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請像老師這樣做。"我給小朋友們做了示范,并詳細講解了怎樣雙手拿椅子,怎樣輕輕放椅子,然后,請全班小朋友練習。小朋友們都模仿著我的樣子,輕拿輕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現(xiàn)象日益減少了,如果有誰偶爾忘記了,立刻就會有同伴提醒他改正呢。許多良好的生活習慣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培養(yǎng)。
小班幼兒還很喜歡聽故事念兒歌,在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運用這一形式。比如說,在洗手的時候,我讓幼兒邊洗邊念:"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淋濕手,抹上洗手液搓搓,指尖指縫都搓到,嘩嘩流水沖一沖,我的小手干凈了。"這樣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根據(jù)兒歌的引導完成了洗手的任務。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有的幼兒雙手不動,等著你來喂;有的幼兒能自己吃,但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到處都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對于小班的幼兒,如果采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我從幼兒感興趣的故事著手,利用午餐前的一段時間,給幼兒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懂得了吃飯時不能掉米粒了。有的幼兒經(jīng)常小便在床上,針對此現(xiàn)象,我又給幼兒講述《小豬尿床》的故事,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啟發(fā),懂得了午睡前一定要上廁所將尿排空,才不會尿床的道理。有的幼兒很難入睡,我讓幼兒欣賞歌曲"十二點鐘靜悄悄",逐漸使幼兒養(yǎng)成了要按時睡覺的好習慣。有的幼兒褲子、鞋子經(jīng)常穿反,我又用兒歌"好朋友"來幫助幼兒練習,一段時間后幼兒穿脫衣褲、鞋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時我注意觀察,對有進步的幼兒及時加以表揚,抓住一切可表揚的機會,督促和鼓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