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同樣的行為,父母用不同的養(yǎng)育方式處理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父母不同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后繼行為,這就是親子互動。
——教育學博士、教授對談中國新爸爸媽媽親子互動的典型方式 主持人:有一個故事,請大家看完后發(fā)表各自的意見。
剛下過雨,地上有一些積水,3歲的點點正跟著爸爸媽媽往家走。突然“嗨”一聲響,點點故意踩進了積水里,鞋子、褲子都弄濕、弄臟了,爸爸媽媽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是點點的父母,這時你會怎么做?有兩位父母的做法可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家長對這個問題所持的態(tài)度。
父母A:
我很生氣,會罵點點,還會忍不住打他,誰叫他故意的?如果不加禁止,下次他還會照樣做。打罵孩子當然不好,我心里也疼啊,但我覺得還是要嚴格管教。否則,行為不好很容易惹人厭的。今天我對他嚴格了,他改了,那對他今后可是受益非淺的。雖然我們也知道3歲的孩子其實就是調皮,可做父母的不能縱容,不是說“3歲看老嗎?”
父母B:
我會說孩子兩句,但不會很在意,畢竟是小孩子嘛,不過貪玩罷了。我們小時候不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嗎?如果他不聽,繼續(xù)這樣“惡作劇”,那我干脆不理他,小孩子的行為很多時候你越是當回事,他就越得意,越要去干。何況書上不是經(jīng)常講2、3歲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嗎?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硬來,他也會很倔,倒不如干脆不理他,他弄得沒意思了,也就不做了。
主持人:兩位父母的做法是否妥當,請華東師范大學的陳教授和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的徐博士給予具體評判。請專家跟大家聊聊,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父母到底怎么做才合適。先看專家給出的第一個觀點:
“積極拒絕”弊端最多
陳教授:確實像父母A所說,現(xiàn)在就一個孩子,“誰不‘疼’?”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疼”的方式,尤其在孩子出現(xiàn)“行為問題”的時候。之所以將“行為問題”加上引號,是因為這里主要是指孩子在父母眼里的不好行為,比如,點點的踩水行為。那么從孩子的角度講,他為什么這樣做呢?真的有“惡意”嗎?
其實,“踩水坑”這樣的事情很多孩子都會做,或者曾經(jīng)做過。在孩子眼中,那只是一灘水,是一個不同于“無水路面”的地方,走進去肯定不一樣,肯定很好玩。2~3歲的孩子一般只會考慮到“好玩”,而不會去注意“臟”與“他人”的,畢竟其社會性還沒有發(fā)展得那么好!因此,孩子的本意并無“惡意”,只是一種本能的沖動,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梢坏┏扇藢@個行為做出了反應,就等于給了該行為一個反饋,根據(jù)行為理論,一個行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將決定該行為是否會再次出現(xiàn)。簡單講,就是如果一個行為得到了鼓勵,那就可能還會出現(xiàn);而如果得到了懲罰,則可能降低出現(xiàn)的頻率。這里的鼓勵與懲罰,決不是簡單的表揚或者打罵,而是一種確實能讓孩子理解的行為反饋。 徐博士:我非常贊同陳教授的話,其實孩子最初的行為是無意的,只是出于一種好奇,一種天性,因為我們成人的作用才使得很多行為變得“故意”了。比如,父母A的做法是典型的“積極拒絕型”養(yǎng)育方式,一看到孩子所謂的“不良行為”,就馬上采取嚴厲地打、罵,以為這樣的懲罰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實際上這種方式弊端最多,許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子女采用嚴厲懲罰(即“積極拒絕”方式)越多,孩子越可能多地表現(xiàn)出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喜歡冒險等特征,也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擔憂及某些強烈的情緒反應。這些負面的體驗自然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容易引發(fā)不良行為,如退縮、攻擊等。具體分析,表現(xiàn)如下:
(1)“積極拒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