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她,媽媽感覺她是要將畫紙翻面了。想著的功夫,她果然將紙翻了過去!熬Ь,為什么不接著畫了,不是挺好嗎?”
晶晶小聲告訴媽媽:“媽媽,我想重畫一個,”顯得很不開心。
媽媽拿過她手中的畫看了看,“別著急,咱們看看能不能想出個好辦法?”
“這還有什么辦法呀,擦也擦不掉。”
“是嗎?那咱就不擦,繼續(xù)畫行不行?”
“那還好看嗎?”晶晶抬頭看看媽媽。
媽媽用手在盤面上比劃著,將她那個多出的線頭順勢沿伸了一下,成為盤面上的橫線,笑著對她說“這樣行不行?”
“……嘿,真棒,線頭一點都看不出來了”,晶晶的眼睛亮亮的,一副吃驚的小模樣。她接過媽媽手中的畫紙,很快補救了那一點“敗筆”。
媽媽拍拍她的小腦袋說:“這樣多好啊,動動腦子,向日葵就會開花的。”
晶晶的行為代表了許多孩子的想法,在他們的心目中,“完美”就是自始至終的正確。一旦出現(xiàn)偏差,他們的第一反映就是放棄重來。面對這種情況,媽媽們不能簡單地給予肯定或是否定的評價,而應針對問題,采取啟發(fā)、引導的方式,讓他們在仔細觀察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補救的辦法,不要輕易放棄,拓展思路,努力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從中學會靈活、變通的思維方式,以此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指導,晶晶懂得了“另辟蹊徑”的道理。后來在繪畫海底世界的活動中,媽媽發(fā)現(xiàn)她將一個沒有畫好的小水泡變化成了一只神氣活現(xiàn)的小蝌蚪。晶晶的進步,讓媽媽對她更有了信心。
一天,李姐家的觀賞魚全部“殉難”了。全家人找了半天原因,原來是李姐的兒子多多把牛奶倒進了魚缸里。李姐一氣之下拎過兒子就要訊問,嚇得多多使勁往爸爸懷里鉆。
多多的爸爸勸開了李姐,悄悄地問他:“多多,你為什么要往魚缸里倒牛奶呢?”
“你們大人不都說牛奶最有營養(yǎng),小孩子多喝牛奶可以身體長得棒!
我想讓咱們家的魚也長得棒一點,所以就把自己的牛奶分給他們喝了。”多多小聲音地告訴爸爸。
李姐聽了多多的話,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摟過多多說:“原來是媽媽錯怪你了!
多多的爸爸笑著說:“你看看,兒子多有想象力啊,為了讓咱家的魚長得更棒一些,多多都舍得把自己的牛奶分給魚喝呢……”
第二天,爸爸為了讓多多明白觀賞魚是不喜歡喝牛奶的,就特意給多多買了幾條小魚一起做實驗。小魚在有牛奶的水里不愛活動了,可是一換了干凈的清水,魚兒便開始快樂的游動起來,多多在實驗中親自感受到了觀賞魚是不愛喝牛奶的。
一次原本具有破壞性的活動最終增長了孩子的知識,多多的爸爸說:“兒子雖然弄壞了幾條有價值的金魚,但他卻從中學到了新的常識,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這些都是他今后生活中的財富,這才是難能可貴的。在多多“破壞”的問題中,他學會了思考,增長了智慧,我們應該為兒子的進步高興才對啊!”多多父親的這些話顯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說:給孩子一片“破壞”的天空吧,小孩愛“破壞”,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價值,而得到的卻是小孩一生受之不盡的無窮財富——思考、創(chuàng)造和智慧。
有人說孩子天生就是個創(chuàng)造者,因為他們生來活潑好動,不被各種各樣的規(guī)矩所指控,他們敢于打破常規(guī),不按照成人的模式去思考問題,所以他們常常會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事物來?墒牵S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創(chuàng)造天賦在一天天減少,這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被循規(guī)蹈矩的父母們在不知不覺中扼殺掉了。對父母而言,“聽話”才是父母們希望孩子們做到的,“聽話”才是孩子們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