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學教育要遵循淺、少、趣的原則科學是嚴謹?sh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幼兒的孩子,很難在課堂上對孩子講清科學原理,所以,幼兒的科學教育應遵循淺、少、趣的原則:淺,是指幼兒科學教育不應超越幼兒的認識水平,如果超越幼兒的認識水平,強求幼兒記憶科學概念,那么幼兒會出現(xiàn)似懂非懂的糊涂觀念,甚至出現(xiàn)違反科學的錯誤概念。少,是指幼兒科學教育不應以大量的知識充斥幼兒的大腦,要減少知識的難度,即減少知識的量及內容要求的深度,可增加智力難度,即適當增加教育過程中智力活動的密度和水平。趣,是指幼兒科學教育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幼兒盡可能地去接觸周圍世界,將他們天生的好動、好奇的本能引導到對自然、對科學的熱愛上來。
遵循科學教育的淺、少、趣的原則首先體現(xiàn)在科學教育生活化。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曾指出:“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以前我們重視的是傳遞知識,教授技能,至于幼兒學習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他們在生活的哪些方面要運用這些知識等問題卻極少思考,特別是幼兒對學習的知識感不感興趣也不深入思考。因此,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認知與言行的脫節(jié),在活動中、講得滾瓜爛熟,實際生活中卻不會。這說明我們的教育沒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教師傳授的知識就難以被幼兒掌握內化。因此,科學教育活動的生活化必須得以重視,F(xiàn)代教育理論提出的“把世界引入教室”,意指課堂并非是孤立的學習空間,應把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讓課堂生活化。
三、要使科學教育生活化科學教育生活化是一個過程,是指將幼兒科學教育回歸生活世界,將科學的知識技能和情感的體驗過程賦予一定的生活意義。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前提,嘗試把生活融入科學教育,幼兒將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情感在科學領域中進行遷移、升華。
1.在內容選擇上應選擇生活化的內容?茖W源于生活,啟于生活,生活是科學教育的源泉,科學教育根植于幼兒的日常生活。我們知道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往往依賴于他們的生活,所以教育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以幼兒的社會生活為基石,抓住幼兒身邊的物和事來組織活動。如科學活動“電動玩具”,電動玩具是幼兒生活中非常喜歡的一種玩具,為了讓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們可以把電動玩具里的電池都取出來,讓幼兒想辦法讓玩具動起來、轉起來、飛起來。當幼兒提出要放電池,但如何放呢?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幼兒操作,在操作中,有的幼兒把電池裝反了,有的電池太小,型號不對,也不會動。這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幼兒答案,應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經(jīng)過多次反復地操作,有的幼兒成功了,玩具動起來了,有的幼兒發(fā)現(xiàn)了電池兩端的秘密,有的幼兒失敗了重新來,沒有一個孩子不去動一動,做一做,每個幼兒都積極地投入于使玩具動起來這一活動之中。當每個幼兒的玩具都能動起來的時候,幼兒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老師所期望幼兒學到的知識。這活動從孩子身邊的玩具入手,使教育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感性經(jīng)驗相結合,一系列的過程自然而和諧。如果教師忽略這些,直接傳授一些知識點,那么幼兒的科學活動就完全成為脫離幼兒生活的課程了。我們應盡量從幼兒的生活中去捕捉和挖掘有意義的信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作為科學教育內容進行研究,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科學的有趣和奇妙,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從小就善于觀察,真正地了解科學,熱愛科學,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