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個英國人張嘴,就會招來另一個英國人的嘲笑”(肖伯納:Every time an Englishman opens his mouth, some other Englishman despises him)。英國有幾十種明顯不同的方言口音,有很多地方——比如蘇格蘭——人們說話口音非常重,其他地方的英國人聽起來非常費勁。若是倫敦人或者美國人聽蘇格蘭英語,一般只聽得懂20%。
雖然方言口音多,英國到底還是有一個標準語音,民謂Received Pronunciation,也就是英國廣播公司(BBC)所采用的口音,這種口音有時候被稱為Cambridge English, Oxford English, King’s English或者Queen’s English。然而,即使是最挑剔語音BBC公司,近年來也聘用了越來越多的帶各地口音的播音員,有人夸張地指出,今天的BBC都成了英國方言口音展覽館。
這是英國的情況,而美國根本就沒有一個標準語音,各地方的人講話各不一樣,其中占人中70%的中西部各州所采用的英語大致上相同,補籠統(tǒng)地稱為General American,也就是《美國之音》(VOA)所采用的發(fā)音。General American 并無惟一標準,每一個音都有相當大的譜寬,VOA每個播音員都有差異。General American 類似我們提“四川話”這個概念,大部分的四川人都說四川話,但各個地區(qū)都有差異,不能認為成都話或者重慶話是惟一標準的四川話。
由于歷史原因,澳洲、新西蘭語音由200年前英國下層百姓、尤其是囚犯們的語音發(fā)展而來,極類似今天倫敦東區(qū)貧民窟的考克尼英語(Cockney English),也就是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由肖伯納的喜劇Pygmallion改編)中賣花女的土音,最典型的特點是反[ei]念成[ai]把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on the plain 讀成 The rine in Spine sties minely on the pline。澳洲、新西蘭口音過去一直為英聯(lián)邦上流社會看不起,有講究的澳、新家庭多以英國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作為自己的標準。近年來,他們的民族意識上升,也不再妄自菲薄,紛紛以自己的口音為榮,開口閉口Ga dai, mait(Good day, mate)。
印度孩子因為在幼年時期不采用英國或者美國的“標準”,而始終用新德里的英語口音為標問候語,從小到大聽到的幾乎全部是印度英語。他們又不使用國際音標,因此根本都不知道標準英語應該是什么樣子,大家理所當然地把Wednesday讀成wed-nes-day。青春期結(jié)束以前聽到的幾乎全部是印度英語,終生都改不了了。即使改不了又有什么關系?我們很多朋友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情形:英國人、美國人與印度人、菲律賓人交流溝通非常好,他們各自使用自己的英語,一點兒也不在乎“口音”問題,只把中國人晾在一邊去思考誰的語音更“標準”。
我先生曾經(jīng)開玩笑地打過這樣的一個比喻,他說我們與孩子之間說的話不是English, 比如說把它叫做Oglish.我們使用這種語言與孩子交流,四五年期間,孩子完全可以掌握好這個Oglish. Oglish與 English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呢?應該認為在語言核心上是大致相同的,但有小的差別。它們之間的距離比北京郊縣的農(nóng)村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距離要小得多。并且,由于孩子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