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4—5歲的男童,他們很容易溝通。往往會把他們的能量相加,一起干出些“出格”的事來。父母不能光顧了自己交流,而應去做必要的關照。
也有的孩子,年齡相差不多,但性格有差異,交往起來也會有難度,父母應陪在邊上,應幫助他們尋找交往的“媒介物”,如:漂亮的小汽車、會發(fā)聲的娃娃等。等他們能交往了再離開。最好,出門前,父母給孩子帶一個玩具,以幫助您的孩子與小朋友交往。
四、小眼睛看著您送禮和受禮
送禮和受禮,是節(jié)日間的“例行公事”,可是,孩子卻在一來一往中學著做人和處世。如果父母也把孩子(特別是小年齡的孩子)拉進成人的“一來一往”中去,可就難為了孩子,還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宛蘋跟著媽媽去媽媽的同事家,宛蘋怕難為情躲在媽媽的身后瞅人,媽媽拽出宛蘋說“叫阿姨,快叫!快叫!”宛蘋不好意思又把臉埋進了媽媽的懷里。同事取出禮物——芭比娃娃,宛蘋高興地跳起來“我要!”接過芭比娃娃就欣賞起來。宛蘋媽媽馬上發(fā)出教導性的聲調(diào)說:“蘋蘋,可以拿人家東西嗎?”宛蘋的手像觸了電一樣,迅速將芭比娃娃還到阿姨手里。最后,在成人一番客套后,媽媽又叫宛蘋收下芭比娃娃,并要道謝。宛蘋捧著芭比娃娃,已沒有了剛才的熱情。
所以,是送給孩子的東西,特別是當著孩子面送的,盡量收下,除非孩子不喜歡,您也覺得收下不妥。當孩子收下禮物時,您可以及時教育孩子,要懂得回報,等等。
以上是一些過來人的經(jīng)驗之談,相信等您走過之后,會有更多更新的經(jīng)驗提供給大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