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決定論者一般通過家譜分析、血緣關系研究、雙生子對比研究以及寄養(yǎng)關系的研究等來證明智力等是遺傳的。家譜分析是對某一個標志對象的家庭歷史、親屬關系的調查,分析這種特征在這個家族中出現(xiàn)的頻率。血緣關系研究是從人們血統(tǒng)親疏遠近的關系上去研究某特征或行為出現(xiàn)的一致性程度(比率或相關系數(shù))。許多關于智力的遺傳因子的研究都采用這種方法。
高爾頓從大量的名人傳記和家譜考察中得出名人家族出名人的比率大大超過一般人,于是將此認為是能力受遺傳決定的證據(jù)。其名人家譜調查是從英國的名人(包括政治家、軍官、法官、科學家、文學家及藝術家等)中選出977人,調查他們的親屬(有血緣關系的)中有多少人與他們同樣有名。調查結果顯示:名人家族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也同樣出名。而與此相對的是,一般人的父子兄弟中只有一個名人。于是高爾頓據(jù)此推論,之所以出現(xiàn)如此大的差別,其原因就在于能力受遺傳決定。
戈達德(H.H.Goddard)于1912年發(fā)表了一個有名的Kallikak家族的調查,K氏有兩個不同的世系,一個是K氏與一個正常女子結婚所生的后代,一個是K氏與一個低能的酒吧女所生的后代。研究者通過對兩個世系500人的調查,發(fā)現(xiàn)后者中低能與道德敗壞等的比率大大超過前者。由此推論智力發(fā)展是由遺傳決定的,與環(huán)境無多大關系。
環(huán)境決定論者則認為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完全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遺傳在這兒沒有它的立足之地,由此片面地強調和機械地對待環(huán)境教育的作用。其典型代表是行為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華生。華生認為行為主義的目的在于客觀明了,通過已知刺激就能預言反應;反過來,通過已知反應亦能推斷先行的刺激,完全無視有機體本身的內在條件。所以他的行為主義就是典型的S—R說。
聞名于世的教育萬能論是華生極端思想的表現(xiàn):“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養(yǎng),那么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種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yè)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能夠訓練他成為一個醫(y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首領,或者甚至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竊賊。” 葉浩生主編:《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