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在進入他人家中時需要更換室內(nèi)拖鞋,家長可以示范給孩子看,主動將更換完的鞋子擺放整齊,給孩子樹立整理意識。
2、主動稱呼他人,這是常規(guī)性禮儀,家長可以事先在家和孩子一起模擬訓(xùn)練,提前告知孩子將會見到那些親朋,避免現(xiàn)場見面孩子不配合,引起不必要的尷尬,同時也讓孩子知道,任何時候稱呼他人,是我們尊重他人的第一步。
3、雙手接受物品,不當面拆開紅包。新年拜年,長輩會給晚輩準備禮物或者是紅包,很多孩子看見喜歡的東西會開心,但是不喜歡的甚至都不看一眼,給他人造成尷尬,家長可以引導(dǎo)孩子雙手接納,并感謝他人,可提前引導(dǎo)孩子換位思考,別人為我們準備禮物,是花費了心思,如果我們不接納,他們會傷心的,紅包接受,可以交給父母保管。
4、不隨意跑動、打鬧。由于過年親朋集聚,會導(dǎo)致空間較為狹小,但是孩子之間的相處,會出現(xiàn)跑動、打鬧的情景,一方面會導(dǎo)致碰損他人家長物品,另一方面會造成環(huán)境的混亂,家長可以引導(dǎo)孩子在一旁玩耍,切忌呵斥孩子,給予孩子尊重。
5、沒有允許,不翻動他人的物品。在一個新的空間,會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當孩子表現(xiàn)出這樣的欲望時,家長不要一味的壓抑孩子想法,反而會激發(fā)孩子探索欲,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詢問主人意見,再去打開物品,告知孩子不能隨意翻動。
6、長輩先落座,夾菜有禮貌,F(xiàn)在孩子獨生子女較多,過年餐桌上有很多的好吃的,孩子可能菜品剛剛端上來,就迫不及待的坐上板凳,用手夾菜,這時候,我們可以尋找一個身邊有禮貌的孩子做示范,鼓勵孩子向他學(xué)習(xí),邀請長輩先落座,自己再坐下,有想吃的菜品,請父母幫忙夾菜。
7、好吃的食物,不獨享,分享給他人。幼兒社會認知有限,看見比較喜愛的食物,可能會想一個人“占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yīng)該逐漸滲透分享理念,甚至可以演一場戲,讓孩子體驗不被分享的失落。
8、衛(wèi)生用餐。春節(jié)孩子在一起嬉戲,小手可能會弄得臟兮兮的,稍不留神,細菌進入肚子,引起不適,家長主動帶孩子在飯前便后洗手,提醒幼兒使用餐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