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帶孩子練習拍球的時候,
Areyouready?(你準備好了嗎?)
Yes.Let'sgo!(好啦,我們開始吧。
到了吃飯的時間,
Whattimeisit?(現(xiàn)在幾點了?)
Twelve.(十二點了。)
5、應用多一點,記憶少一點。
我是非常反對通過死記硬背去強迫孩子學習的,現(xiàn)在,2歲認識一千個漢字、3歲記住一千個單詞的兒童,到處都是。然而有意義嗎?這樣的"神童",無非是證明了孩子的記憶力超強、證明了人的大腦潛能無限罷了。學習的關鍵還是在于,是否能夠"學以致用"!
所以,帶幼兒學習英語,不要光是背單詞,不要光是看書、看圖、看動畫片,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當孩子覺得"哇,英語是這么有用的東西",他才會增加興趣,才會愿意去聽、去說、去模仿。
比如,每天早上,帶著笑容問候"Goodmorning!"
沒幾天,孩子聽聽就學會了,興高采烈地說"Goodmorning!"
吃飯前,"Pleasewashyourhands!"(請你洗手)
孩子在潛移默化之中就記住了,直到自己主動要求washhands。
介紹飯菜的時候,rice(米飯),egg(雞蛋),tomato(西紅柿),
孩子充滿新鮮感,吃的津津有味,那個開心啊。
所以,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體驗,自然就會掌握和運用。
也不要拘泥于家庭教學,要把周圍的世界都當成"課堂",可以在任何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當中穿插英語。
比如,采摘草莓,看看你摘了多少個,one,two,three……
比如,在鄉(xiāng)下看見小雞、小狗和牛的時候,chicken,dog,cattle。
當英語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越多,孩子越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6、表達多一點,翻譯少一點。
我在路上曾看到一位媽媽,一個勁兒地問身旁的小孩子:這個用英語怎么說?那個用英語怎么說?一路上都在這樣問。估計很多人覺得這種行為很正常,是對孩子做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
涉及到母語和第二語言,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翻譯",不過我并不建議用翻譯的方式去學習。從小孩子就形成了中英互譯的概念,腦子里面就是英語、漢語、漢語、英語互相對照,這是不利于思維發(fā)展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要說"過來坐下",你不必告訴孩子"過來坐下"的英文是什么,直接說"comeandsitdown",同時一邊做招手示意他過來的動作,再做拍拍沙發(fā)示意他坐下的動作。第一次,孩子肯定會問你,你說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每次你想讓他過來坐下時,你都這么說,都做同樣的動作。幾次以后,他自然就知道"comeandsitdown"是什么意思了。就像小時候教他說話一樣,教他說"爸爸媽媽"時,他不會問你什么是爸爸媽媽。
7、鼓勵多一點,糾錯少一點。
小孩子學習英語時,發(fā)音經(jīng)常不太準確,我曾調侃到"瘋狂英語,急聘翻譯",呵呵。這與他說母語時的情況是一樣的,剛開始說不準。
其實,孩子都是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的,需要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學習語言亦是如此。俗話說"童言無忌",他們沒有顧慮,口無遮攔,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對于比較嚴重的錯誤,當然要及時糾正,不過對于很多無傷大雅的瑕疵,就不必挑剔和苛求,沒有必要嚴厲糾錯。
如果孩子總覺得自己說錯了,或者總害怕自己犯錯,那么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幼兒說英語的自信比英語說得是否準確更重要,所以,多一些積極的鼓勵和肯定,充分的交流溝通,幫助孩子產(chǎn)生"成就感",才會有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