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混齡教育對幼兒交往能力發(fā)展的益處3.1 培養(yǎng)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獨生子總是很難辦, 這不全是因為他們愛損壞東西, 而是由于他要更多地飽嘗沒有伙伴的痛苦。第一個出生的孩子比以后出生的孩子更讓父母感到頭痛。他們將其歸咎于自己沒有經(jīng)驗, 實際上這是因為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有著同伴間的友誼。 [ 3 ] 因此, 在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 里, 打破了班級和年齡的界限, 并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教育。這樣, 兒童在活動、教育中就容易產(chǎn)生角色換位, 且愿意設身處地地體驗別人的想法、情感,學會理解別人, 還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個體心理發(fā)展過程的去自我中心化, 有利于兒童的社會化形成。每位兒童在成長階段都會產(chǎn)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需要。由于我國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 孩子普遍缺少兄弟姐妹, 社會性發(fā)展受到一定的制約。觀察在蒙臺梭利活動室里的這些三歲到五歲年齡不等的兒童, 他們和同伴之間的關(guān)系是橫向的平等關(guān)系, 他們相互交往, 彼此之間學會關(guān)心忍讓,相互了解、合作, 學會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與集體的關(guān)系, 逐漸掌握交往能力和社會應變能力。而且活動室的教具每個都只備一份, 當某兒童發(fā)現(xiàn)他想要的材料此刻正由另一兒童操作時, 不得不學會等待或另做選擇。教具都有它固定的位置, 當兒童完成了他的工作, 必然歸位, 在物品取放當中掌握了程序知識。[ 4 ]混齡活動的創(chuàng)設, 使不同年齡的幼兒集聚在一起, 為幼兒營造了一個類似兄弟姐妹式的家庭氛圍, 可以彌補獨生子女缺乏與不同年齡兒童交往的機會, 更多地滿足幼兒交往的需要。幼兒在交流中可以相互學習、了解一些信息和知識, 對幼兒社會性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對其交往能力有著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對于年幼的幼兒來說, 通過在混齡活動中與年長的幼兒交往, 其領(lǐng)會能力、觀察能力及跟隨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強; 而年長的幼兒與年幼的幼兒一起教育時, 其責任感和榜樣的作用增強, 謙讓和友好的行為也隨之增加。面對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大幼兒更愿意和他們分享他們的玩具、食物, 更愿意在有沖突的時候謙讓他們。[ 5 ]因此, 混齡編班對于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發(fā)揮出了獨特的作用。
3 對幼兒交往技能的補償矯正功能在我國, 獨特的國情和生育政策帶來的同伴群體缺失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1979年6月, 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 獎勵只生一個孩子" 。隨后, " 獨生子女" 作為一種基本國策在全國推廣。這標志著獨生子女這一特殊群體的誕生, 隨之而來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也成為社會普遍關(guān)注的問題。馬卡連柯指出,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 因而沒有相互體貼、照顧的經(jīng)歷, 沒有互愛互助、互相模仿、共同努力的經(jīng)歷, 這不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集體意識, 可能會導致兒童個人主義的蔓延。" 現(xiàn)代幼兒主要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是核心式家庭。在這種環(huán)境里, 幼兒缺失與年齡相近的同伴的交流, 導致在同伴教育上表現(xiàn)為教育不足或教育過度。
3.1混齡教育與交往缺陷部分獨生子女幼兒在交往方面任性、自私, 缺乏愛心和責任心, 與他人教育共處的積極性、主動性差等個性問題突出。混齡教育對低成就感和低社會地位者的社會性、自我概念和積極態(tài)度等方面有重要的矯正功能( Anderson&Pavan, 1993 )。在混齡教育中, 年長幼兒發(fā)現(xiàn)年幼的同伴能力不如自己, 并且還需要自己照顧時, 他們就會體驗到一種成就感。教師對其良好表現(xiàn)再及時地給予表揚, 鼓勵那些交往能力強的幼兒主動去邀請年幼同伴一起教育, 讓其擔當一定角色, 或探索玩具的新玩法等。慢慢地, 這些孩子就會形成交往的信心和正確的交往態(tài)度與技能。
3.2混齡教育與交往過度交往過度主要是指部分獨生子女在群體活動中, 多動、霸道、攻擊行為多、交往策略和技能差等個性問題突出。這一類型的幼兒在與其他具有同一傾向的同伴一起玩耍時, 會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反社會行為模式, 使得這部分幼兒的發(fā)展陷入一種惡性的循環(huán)( Park er&Asher, 1987 )。研究表明,有過混齡教育經(jīng)驗的孩子, 在和其他同齡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 更少可能被教師判斷為有言語的或身體的侵犯行為(M cC lellan&K insey, 1999 )。因為在混齡教育中, 年長幼兒的角色得到了拓展, 他們不但是玩伴, 還承擔了照顧、教育年幼同伴的任務, 使得交往過度傾向的年長幼兒的行為得到了改觀。即使面對比自己能力強的同伴時, 在保護自己的潛意識下, 他們也會學會克制、協(xié)商、合作與謙讓, 并弱化了!我行我素的個性傾向?傊, 混齡教育對幼兒的社會化, 促進他們情感能力和解決其交往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等方面, 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幼兒教師和家長應該多提供幼兒與異齡同伴教育的機會, 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
4 開展混齡教育的啟示我國幼兒園通常按年齡編班, 這與我國長期以來大一統(tǒng)的學校教育體系是相一致的。盡管同齡班級中的幼兒也有交往和互動, 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與同伴交往的需要, 發(fā)揮了同伴群體對幼兒發(fā)展作用, 但與自然同伴群體相比,同齡同伴群體的交往顯得過于單薄, 同伴群體發(fā)揮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 采取合適的措施重建幼兒的自然同伴群體, 利用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彌補獨生子女成長中的同伴缺失是當今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