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是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guī)則。良好的常規(guī)是做一個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基本需要,是保證幼兒園各項活動順利展開的前提。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常規(guī)可以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激發(fā)幼兒良好的情緒,還可以促進他們對生活及社會知識技能的掌握,增強行為的目的性、意識性,發(fā)展自律能力,學習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形成。它對于班級保教秩序和幼兒發(fā)展自身,都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入托是孩子生活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與人際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變化。托班的孩子好模仿、好學習,這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guī)提供了條件。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是孩子順利進行一日活動、愉快地過集體生活的基礎。下面我就談談帶托班一學期來在孩子的常規(guī)培養(yǎng)上的幾點感觸:
一、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托班常規(guī)要求應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分階段提出,由淺入深逐步遞進。
9月份孩子剛?cè)胪,要求幼兒能記住自己的毛巾及茶杯標志;能在圓圈上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能在教師的示范提示下,初步學習按教師的指令進出活動室,進行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轉(zhuǎn)換;由于廁所和活動室是分開的,中間隔一個走廊,因此,我們?nèi)环止ず献,一位阿姨在廁所幫助孩子大小便,另一位老師則在走廊提醒孩子擦毛巾和排隊吃點心,還有一位老師負責分發(fā)點心和組織孩子。在成人的幫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進餐完畢后,把椅子搬到指定地方玩耍,離開餐桌。
10月份,要求孩子習慣于聽指令做事情,如離開活動室時要一個跟著一個開火車,老師的指令是:“寶寶們,快快來,我們的火車就要開,嗚—”等;聽到指令會把玩具放回原來的地方;會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揀起來;喝水時,順著一定的方向(都從老師的位置上出去)去拿茶杯回到座位上喝水,避免發(fā)生碰撞;離開活動室時,會把自己的小椅子輕輕推進桌子下面;玩大型玩具時不做危險動作;進餐完畢后,自己擦干凈嘴巴和小手;學習自己午睡,不依賴某種物品入睡,不需要老師陪……11月份以后,則要求孩子進出活動室慢慢走、不奔跑、不互相追逐;下樓梯時,會扶好扶手一個跟著一個上下樓梯;與同伴愉快地游戲,游戲結(jié)束后能一起收拾玩具,并由一位小朋友放回指定的玩具架上,不爭搶;能在老師的提醒下獨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盡量不要老師喂;午睡時學習自己會脫褲子、拉拉練、解衣扣;會獨立洗手不玩水;會拿好一份操作材料玩,結(jié)束放回原處;進餐完畢后會主動地擦嘴喝兩口水等。
以上的每項規(guī)則,一點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邊教到逐步學會獨立完成。
二、反復實踐,持之以恒。
充分的、不斷反復的實踐是建立良好班級常規(guī)的關鍵。生活在集體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和學習活動組成,其中包括飲食、睡眠、盥洗、游戲、學習和交往等內(nèi)容,而每項活動都有各自的規(guī)則和要求。因此需要孩子在一日活動中不斷地、反復地學習,逐漸形成一系列正確的行為方式,并在反復的實踐中得到強化,進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如在開火車活動中,一開始孩子象一匹匹野馬,一聽說要出去玩了便蜂擁著朝外走,根本就不聽老師的話,見此情景我們非常著急,雖然孩子的年齡還小,但我們覺得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排隊意識,我們?nèi)贿_成一致后,就定出了一定的規(guī)矩:每次出去前,雖然困難重重,我們還是必須給還一個意識,就是先排隊,會排幾個排幾個。方法:首先,一個老師做火車頭,一個老師走在中間,看到火車脫節(jié)就幫助一下,看到臺階,幼兒有困難幫助一下。阿姨在最后,負責不會開火車落在后面的幼兒。其次,我們拿來了兩種動物頭飾:小狗、小鴨,讓孩子們帶上頭飾,分別開兩列火車。帶頭飾一方面便于老師重復練習時容易辨認,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兒的印象認識到自己是哪隊的火車。最后,在排隊的過程中,我們還不時地提醒和督促孩子要兩手拉好前面的孩子衣服,走在中間的地磚上等規(guī)則。在一次次的堅持不懈的反復實踐中,孩子們終于學會了開火車排隊,有序的常規(guī)形成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生活活動,但卻有許多的講究,也讓我們更深刻的意識到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