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經(jīng)驗性。幼兒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幼兒創(chuàng)造的產(chǎn)品反映的內容也是幼兒的生活。我們應豐富幼兒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
4、過程性。幼兒創(chuàng)造的過程性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精神重在過程的價值,在過程中讓幼兒充滿興趣,積極、主動發(fā)展,而不在于幼兒創(chuàng)造的結果。二是指幼兒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要有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好的。我們應當抓住一切機會對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而不能搞短期培訓。
5、個別性。指幼兒的創(chuàng)造相對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獨特性。我們不應該隨便否定幼兒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
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組織教育活動,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尤顯重要。然而,目前許多教師并未意識到這點,在組織幼兒繪畫活動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范例一:
美術活動時,看著他們的作品總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過畫筆,邊說邊畫:“這里應該這樣!”“顏色要涂勻,不能留白!”正當我為自己改過的作品而自豪時,一個怯怯的聲音:“老師,別幫我,我能行!”在離園活動時,家長總不免要讓自己的孩子帶他們看看繪畫作業(yè),或者在一些美術作品展覽時,他們總說:“哪幅是你畫的。”這時孩子會指著自己的作品說:“這是我的,這里是老師幫我畫的。”
這些小小片段,相信不只是我有過如此的經(jīng)歷吧?也 許 老師們會理解為孩子已經(jīng)在我們的指導中明白了,領悟了。可細細想來,這似乎又提醒老師,“這是我的作品,這是我的想法,你為什么要破壞我的作品呢?”當我們?yōu)楹⒆拥淖髌诽砩夏亲哉J為精彩的一筆時,孩子就覺得,那已經(jīng)不是他獨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屬于他了。這種現(xiàn)象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屢見不鮮,老師為了讓幼兒的作品更趨完美,總在不經(jīng)意間,從自己的審美出發(fā),為孩子的作品添一點,改一點。目的也是讓展示的作品更好,但從幼兒的發(fā)展目標來看,結果卻是大相徑庭。我們的這一細小的動作,也許會改變一個孩子在藝術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興趣。所以我覺得我們老師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導性的語言,讓他們在理解、領會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造和想象。而孩子對 于 老師的這些行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就是前面我發(fā)現(xiàn)的,他不希望接受你的幫助,膽小者不敢言語,大膽者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有的孩子他希望得到老師的相助,這是他以往的經(jīng)驗告訴他,他不會,老師會來幫忙的,這就漸漸地滋長了他的依賴性,他的這種惰性抹殺了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對于這些孩子,老師該給予怎樣的幫助呢?我覺得應該是更多的鼓勵,對他的細微進步都予以肯定,讓他的自信多于自卑,讓他在成功的體驗克服對成人的依賴。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如果長期受壓制易使大腦過度疲勞,產(chǎn)生逆反心理;相反,處在自由寬松情境下,則心情舒暢。幼兒期是人一生中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給幼兒一個自由的天地,對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只要是感興趣的,幼兒的求知欲就很強,F(xiàn)在不少課堂教學,只一味地灌輸知識,忽視了幼兒興趣和求知欲的培養(yǎng)。幼兒需要自由,希望在繪畫中能自由地邊想邊畫,所以,教師應該給幼兒一個自由的天地,讓幼兒學得無憂無慮。
范例二:
忽視幼兒的“心靈感悟”,繪畫時采用固定模式,給自由表現(xiàn)設置了障礙。長久以來,我們已習慣了讓幼兒欣賞范畫作畫,當這種教育方式終被摒棄時,孩子們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手握畫筆,并不大膽地在紙上涂涂畫畫。沒有了范畫,但也沒有夠多的目識心記的東西讓他們展開聯(lián)想,怎能自如地表現(xiàn)?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繪畫活動就是將眼睛所見,引起內心沖動而通過手的動作描繪出一個“無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動。美國專家認為,孩子們的涂涂畫畫實際上包含著積極的視覺形象思維。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靈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關鍵是我們如何引導幼兒走進自然,感受生活,讓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