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慮每個幼兒的活動量,保證活動的多樣性,如果活動室里只有讓幼兒玩一次或玩一種類型游戲的材料,那不僅使幼兒感到厭倦,提不起興趣,同時還會出現(xiàn)爭搶玩具的行為。
。4)游戲場地的安排應注意相對集中,相互協(xié)調,互不干擾。如結構區(qū),角色游戲區(qū),表演游戲區(qū)等場地盡可能大一些,同時要有足夠的通道,不至于相互碰撞,影響游戲。
。5)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還應具有參與性。如可以讓幼兒從家中帶來圖書、娃娃、各種瓶子、盒子等廢舊材料以豐富游戲材料,幼兒可以合作搬桌椅,放玩具,調整或改變游戲的場地。這樣既改變了環(huán)境,又使幼兒的表現(xiàn)需要得到了滿足。
此外,有了游戲的場地和材料,還應保證幼兒游戲的時間,幼兒園每天都應該有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供幼兒玩各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
三、通過觀察確定指導幼兒游戲的方法和途徑,引導游戲進程,提高游戲水平
游戲中觀察的目的在于:一是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游戲的進程及水平;二是了解游戲中場地的設置能否滿足活動需要及幼兒對游戲材料的使用情況等。
教師通過觀察可以了解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內容和玩具材料;幼兒在游戲中玩了什么,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是否解決了,是怎樣解決的;了解為幼兒提供的游戲時間和空間是否合適,游戲材料的投放是否有效;了解幼兒近來最感興趣的是什么,認知經驗和社會性有了哪些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等等。從而確定以何種方式指導幼兒的游戲。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方式一般有:
。1)教師作為游戲伙伴的隱性指導
教師以游戲參加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動以及游戲的語言或游戲的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游戲的發(fā)展。這是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主要指導方式。
例1:小班幼兒玩"娃娃家"的角色游戲。"爸爸"、"媽媽"和其他成員都在各玩各的,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行為。教師這時以"客人"的身份加入,說:"有人在家嗎,我是爸爸的同事,到你們家來做客,快來歡迎啊!媽媽在忙什么呢,是為我做好吃的嗎?"這樣"娃娃家"的每個成員都能意識到自己應該做什么,游戲就開展起來并向更深層次發(fā)展。
例2:教師看到幼兒想搭一座大橋,但選擇的材料都是小型的積木,結果,橋面搭了很久也沒搭好。這時,教師悄悄地拿來一些大型的板材,在幼兒旁邊搭起了大橋,幼兒一看也學著拿來大板材搭了起來,教師微笑著點頭表示鼓勵。不一會兒,大橋就搭好了。
在以上兩個例子中,教師始終以游戲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幼兒游戲,在不知不覺中指導幼兒游戲。
(2)以教師身份直接點撥的顯性指導
這種指導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獲得一定的經驗,從而更好地開展游戲,或當游戲中出現(xiàn)一些偶發(fā)事件時,有必要進行及時的指導。如游戲中幼兒有過激的行為,有不安全的傾向,有遇到困難想退縮的表現(xiàn)或有了特殊的困難,等等,都應該加以指導。
例如:教師看到幼兒搭了一艘漂亮的小船,但是小船沒有欄桿,教師直接用語言指導說:"你的小船很漂亮,但它沒有欄桿,人會掉到水里去的,快給它加上欄桿吧!"幼兒連忙加上欄桿,使小船更像了。
四、按照幼兒游戲發(fā)展的規(guī)律指導游戲
幼兒的游戲隨著幼兒的成長發(fā)生和發(fā)展,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該考慮這種發(fā)展。如小班幼兒處在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初期,他們常從事平行游戲,即各人玩各人的,彼此玩的游戲相同,但又互不相關。他們喜歡模仿成人的活動,但游戲的目的性較差,主題和內容也極不穩(wěn)定。因此對于小班的幼兒應多豐富其生活經驗,幫助幼兒確定游戲主題,了解游戲規(guī)則,逐步學會合作游戲。中班幼兒處于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高峰時期,在游戲中有合作也有分工,能有目的地玩,但是計劃性較差,組織能力也較差,教師應盡量多地為幼兒提供多種條件,滿足其開展各種游戲的需要,同時注意引導其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游戲。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游戲水平較高,并開始對復雜的有規(guī)則的游戲感興趣,對大班幼兒則可以逐漸減少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時間,增加棋類等競爭性規(guī)則游戲的內容,增加幼兒在游戲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