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寬廣的胸襟欣賞孩子。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兒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和犯錯誤。用真情感化他們,給他們講道理。如:晚飯后,我正組織孩子們區(qū)角活動。劉語宣看見姑父來接大班的哥哥,就去和哥哥打招呼。趁我不注意就和哥哥跑了出去,我趕緊追出去,經過再三的商量才把他哄回來。問清原因后我得知,原來劉語宣看見姑父接哥哥走了心里著急,也想回家,就跟哥哥一起走了。我當時因他沒有告訴我而隨便跟別人走心里很生氣,但我還是控制了自己了情緒,告訴他應該等爸爸媽媽來接才能走,走時要和老師打招呼,不然老師找不到你會著急的。劉語宣聽我這么一說也知道自己錯了,并對我說:“老師,對不起。”幼兒園教師論文
六、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情感互動。
以往人們一般把情感互動局限于課堂教學之中,單一的理解是一種興趣的激發(fā),只把情感激發(fā)與互動作為孩子教學活動中的手段和方法。而事實上,教師不僅需要與幼兒有認知上的交流,更需要情感上和心靈上的互動,師幼之間情感的互動應時時都在:游戲、吃飯、睡覺、戶外活動……教師要時時關注每一位幼兒。如:在戶外玩水或玩沙時,為了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增進彼此的感情,我便在孩子的小腦袋上輕輕的摸摸,孩子也會回應我,沖我笑笑;穿脫衣服時,和孩子說說悄悄話;午睡時幫孩子拉拉被角、摸摸小臉、輕輕的拍拍睡不著的孩子……這就是教師對幼兒應有的關注,它時刻表現出一種互動與互愛的師幼關系,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和幼兒園的溫暖。教師要注重和幼兒之間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互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互動氛圍。在師幼情感的互動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當成幼兒的朋友,走進幼兒的心中,了解幼兒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能從幼兒的真實需要出發(fā)滿足他們的需求。
每個幼兒都是一本書,一本需要成人不斷用心去理解的書。我們只有尋找到通向他們心靈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抓住其興趣,挖掘有價值的教育內容,與幼兒共同合作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盡可能創(chuàng)設主動與幼兒溝通的時機。我深切的感到和幼兒的情感交流需要有心靈上的共鳴,需要教師的言語,行為被幼兒真正地理解、接受、呼應甚至欣賞,這樣才能增強與幼兒間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