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從事著怎樣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由于不了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談不上孝敬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家長的應(yīng)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yǎng)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親情,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guān)心和愛。因此父母不妨經(jīng)常給孩子講講自己一天的情況:起床、做飯、洗衣服、整理家務(wù)、上班等,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是如何關(guān)心自己的,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樣心疼,怎樣整夜地不睡覺護理孩子……細節(jié)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報恩。如有可能,還可以讓孩子適當?shù)貐⑴c父母的勞動,以加深其體會。要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關(guān)心父母、體貼父母、愛護父母的好習慣,如為媽媽梳梳頭,給爸爸捶捶背等等。
3、讓孩子知道并稔熟孝的故事。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有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孝的故事。父母可充分利用這些故事,讓傳統(tǒng)的美德流淌在孩子的血脈里。"羊兒跪乳,烏鴉反哺",教孩子明白孝心是真理和天性;"孔融讓梨",使孩子懂得分享;"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讓孩子懂得關(guān)心父母,愛在細微處。與孩子共讀一篇文章,如《孝心無價》;共唱一首歌,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常回家看看》《燭光里的媽媽》;共誦一首詩詞,如《游子吟》、《媽媽的雨季》、《媽媽,我的守護神》等。在親子互動的活動中,不僅可以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養(yǎng)成孝敬長輩的好品德。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聲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應(yīng)當讓孩子知道,讓孩子懂得感受愛、體味愛,并實踐愛。唯有如此,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走出狹隘和自私的天地,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共處,學會感恩,學會孝敬,整個世界才會充滿和諧的愛的陽光。
一日,我下班回家。對門家的小姑娘和她奶奶正在門口爭奪一袋垃圾。"我去倒!"小姑娘說。"太臟了,我去!"奶奶不同意。爭執(zhí)了一會,小姑娘終于放棄了,奶奶提著垃圾下了樓。望著老奶奶顫悠悠的背影,我想說:給孩子孝的機會吧。
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zhì),不是長大就能自然形成,而是需要平時一點一滴養(yǎng)成的。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孝的習慣,對父母、對他人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家長平時就應(yīng)當多給孩子表達和實踐孝的機會。
1、呵護孩子的孝心人之初,性本善。在長輩無私的關(guān)愛下,很小的孩子就會表現(xiàn)出對長輩的愛。記得兒子很小時,媽媽帶他去作客,他拿了一顆糖果放在袋里,說要給爸爸吃。回家后,兒子迫不及待地把糖果遞給我,我欣喜地接過糖果咬下半顆,說"真好吃,謝謝兒子!"并親了親他,兒子稚氣的臉上瞬時綻開了燦爛的笑容。經(jīng)常如此之后,兒子有好吃的總喜歡和爸媽分享,一根雪糕先給爸媽咬一口,一碗涼粉先讓爸媽嘗一嘗,而我們也總是樂意接受。漸漸地就成了習慣,直到成人了也如此。前不久,我和兒子一起喝喜酒,席間上來每人一碗鮑魚羹。兒子嘗了一小口說:"嗯,味道不錯。老爹,給你吃吧,你需要補。"讓我心里暖暖的。
長輩關(guān)愛孩子,孩子孝敬長輩,這種親情關(guān)系是互動的。孩子隨時表現(xiàn)出來的對長輩的愛,哪怕是讓你嘗嘗他(她)的零食,玩玩他(她)的玩具,為替你做點事,長輩要樂意接受,并給予肯定和適時地表揚。這樣,孩子就會受到激勵,久之,孩子的孝心很自然地得到了強化。可是許多家長常忽視了孩子的"閃光點":"行啦行啦,有這份孝心就行了,我心領(lǐng)了。"這很可惜,因為孩子心中剛剛萌發(fā)的孝心意識,如果得不到尊重,受到拒絕,這一重要情感就會逐漸淡薄逝去。
2、引導(dǎo)孩子實踐孝有位專家曾這樣反問前來咨詢的家長:你生病的時候讓孩子為你們買過藥、熬過藥嗎?天冷了,你讓孩子為你拿過衣服、圍過圍巾嗎?你讓孩子洗過衣服、做過飯、洗過碗嗎?你讓孩子感受過你的生活、為你過過生日嗎?如果沒有,你就沒有理由責怪孩子,說孩子沒有孝心,不懂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