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三歲的岐岐生長在三代同堂傳統(tǒng)大家庭里,乖巧聽話、不愛哭鬧,是長輩及父母心目中的乖小孩。但是最近媽媽又為岐岐添了個弟弟,不知為何?以往乖巧的岐岐似乎變得無理取鬧,一不順心就大發(fā)脾氣,當媽媽阻止她想做的事或拒絕她的要求時,岐岐更是拉長臉、扯開喉嚨放聲尖叫,問其原因,不是一昧用尖叫回應,就是坐地耍賴,讓家中的長輩及父母束手無策,頭疼不已。
尖叫的原因
“尖叫”是孩子最常使用的情緒表達方式,孩子為什么喜歡尖叫呢?育兒專家表示,一般常見孩子尖叫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過分溺愛
在過份保護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因為大人的關愛、呵護,容易養(yǎng)成自傲及予取予求的心態(tài),一旦大人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或遇有不如意,就會以尖叫來表達自己的不高興;而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也會以尖叫來吸引周圍大人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尖叫就成為孩子發(fā)脾氣、滿足需求的絕佳利器。
(二)嫉妒心作怪
當小公主、小王子升格為姐姐、哥哥時,從原來擁有的三千寵愛集一身,突然間被另一個新嬌兒所取代,嫉妒心和憤怒心可想而知;若此時父母只忙著照顧新生兒,還希望孩子能夠學習獨立照顧自己并照顧弟妹,甚至有時強迫孩子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分給弟妹玩時,孩子的心里肯定是不平衡不舒服。當孩子在沒有心理準備下,就要學習面對另一個競爭者,當渴望求助時卻被父母以“沒有空”拒絕時,孩子心理和安全感需求被忽略了,便會開始出現(xiàn)行為退化的現(xiàn)象,認為只要學習剛出生時的嬰兒一樣大哭和尖叫,父母就會來關心他、注意他、愛他。
(三)身教失當
孩子天生就是個“模仿小天王”,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例如當父母和朋友通話時,不是高談闊論就是用尖叫的表達方式,孩子看了也會學習;當父母遇到不如意時或看到令自己害怕恐懼的事物,便以“尖叫”的方式直接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時,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跟著模仿,所以父母的“身教失當”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四)高標準的親子關系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高,每天總是不忘嘮叨、耳提面命孩子:“爸媽以前都沒有這么多玩具和新衣服,你現(xiàn)在已經很享福,不要再不滿足了……”、“都幾歲了,這么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玲,又乖,又有禮貌、守規(guī)矩,一點不用父母操心,你呢?就只知道吵吵鬧鬧,什么時候才會學乖啊……”父母的疾言令色、喜歡做比較、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幽默感不足等,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都是存在著無形壓力,孩子壓力一旦無法獲得解決或抒發(fā),便會以最原始的宣泄情緒方式——尖叫,來表達其內心的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