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到底要誰教(3)
媽咪愛嬰網(wǎng) hltdp.com.cn 2007年05月15日 11:18:40
的智商及道德的楷模,卻往往忽略做孩子的情商榜樣。
摒棄父輩的一些教育經(jīng)驗。我們很多生活方式、價值觀往往都是從家長那里潛移默化地延續(xù)、繼承下來的,包括對孩子的管教,也在神不知鬼不覺中,依樣畫葫蘆地照搬下來。比如,小時候爸爸罰你跪,自己的兒子犯“家規(guī)”時,你也可能本能地大手一揮:“給我跪下來!”你曾是“棍棒孝子”,有一天,也可能變成“暴力老子”。所以,家長的“學習”,有時就是革清頭腦里的童年“余毒”、“噩夢”,與時俱進。過去,你給父親寫信可能要嚴肅地“此致敬禮”,現(xiàn)在,你必須習慣孩子叫你“老爸”或者叫你“老羅”。 與學校教育同步或者有所糾正。很多家長往往不喜歡與學校打交道,或者是各自為政。其實,家庭與學校構(gòu)成一個整體,內(nèi)外一致,使孩子不會為雙方有割裂而無所適從。同時,這也是家長自我提升的過程。家長自身肯定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或局限,而多一些教育“參照體”,對孩子與家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當然,也不怕與老師唱反調(diào),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往往是不同步的,而且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很多時候也不盡相同,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家長應(yīng)該敏銳地把握孩子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做一些平衡教育,以便孩子能更成熟地判斷是非,少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困擾。關(guān)心孩子的心理。過去的“家教”多為自發(fā)的,往往缺乏科學性,而更多的帶有命令成分,所以“聽話”成為家教中最常見的褒義詞。而新時代的孩子,已不再“聽話”了,這是家長面臨的新挑戰(zhàn),如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如何把握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軌跡,是現(xiàn)代父母必須學習的新功課。由于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許多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不對勁”后,會震驚,會無所適從,甚至粗暴地以“家長”的名義企圖結(jié)束孩子的所有“問題”,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成功的家長就是一個“心理貴人”,他應(yīng)該學會與孩子擁有“同理心”,在給孩子講故事、買鈣奶、學鋼琴的同時,別忘了關(guān)懷孩子的心理。總之,家長是相對于子女而成長起來的,不必刻意地領(lǐng)先、領(lǐng)航,那很難,也似乎不現(xiàn)實,那么,還不如與孩子共同進步,你可以是孩子的朋友、同學,甚至是鑒賞者,放下家長的架子,不做什么榜樣,而是與孩子共赴前程,你就可以一舉兩得,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孩子觀點 家庭教育著兩代人孩子從家長的身上學習一切。隨意翻開中國一些杰出人物的成長史,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述說了母親與父親對其事業(yè)及人生的影響。這些家長,有許多人并沒有高深的文化修養(yǎng),甚至目不識丁,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去具體關(guān)注孩子的學業(yè),但卻以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化著孩子、影響著孩子,這種感染和陶冶,奠定了孩子成長的基石。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不可替代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教些什么,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身為家長,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會有著畢生的影響。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這話雖說得有些絕對,但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孩子比大人更敏感,他不但知道好壞、感情真摯,而且還有一股子“真”的勁頭。因而,當你看到孩子的言行不良而為他擔憂時,你確實有必要反省自己的行為舉止,進而改善自己。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必須要進行自我教育。家庭教育,不但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家長。家庭教育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漸進過程,它是一種藝術(shù),而不是一種技術(shù)。每個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上都有自己的期望、自己的方法,都愿意投入時間、精力乃至經(jīng)濟力量。孩子不一定要出身于一個經(jīng)濟條件良好的家庭,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引航者?梢哉f,在指出孩子錯誤的同時,家長實質(zhì)上也在不斷地修正自己,這確實是一個互相學習,和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在培養(yǎng)孩子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自己。有時侯,我們要想達成一種心愿,就要失去舒適的習慣,甚至需要享受痛苦。但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這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