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無為而無不為”的教育——軟件比硬件更重要
“無為”是老子的智慧。無為并非不為,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事先有完美的設計,靠習慣的力量或者是精神機制的力量驅(qū)使他自動、自發(fā)的精進有為。在教育上,我們每位父母都要借鑒老子的“無為”思想,要學會無為而教、善于無為而教。
有多少父母天天陪讀、伴讀,他們熬白了頭發(fā),熬彎了腰,但做子女的并不領(lǐng)情。正如高爾基所說:“單單愛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于教養(yǎng)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yè)。”
要掌握無為而教,最重要的就是言傳身教。
在美國,有這樣兩個家族:一個是愛德華家族,一個是珠克家族,兩者都已傳至第八代。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奮。他的子孫,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是教授,80多個是文學家,60多個是醫(y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tǒng),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珠克是個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渾渾噩噩。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7個是殺人犯,60多個犯過詐騙和盜竊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殘或夭亡。
這兩個家族的歷史說明什么?父母的素質(zhì)如何,對下一代的影響很大。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xù)自己!” 孩子在父親和母親的潛移默化中啟蒙成長,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會跟著學什么樣。這句話提醒著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傳身教。何謂家風?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
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的家庭一門三杰在政壇上顯赫一時。當時出任英國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飯桌上和孩子們大談特談當時的政治風云和國內(nèi)各黨派的競爭和立場,并且鼓勵孩子們自由發(fā)表他們對世界大事的意見,遇到意見分歧時便激烈辯論起來。在討論中,孩子不但對政治增加了認識,而且對國內(nèi)國外的事都有濃厚的興趣,常常各自到圖書館尋找更多的資料來閱讀。結(jié)果一個兒子成為總統(tǒng),兩個成為議員。
我的父母從沒有對我陪讀、伴讀過,甚至沒有花多少時間來管我,也沒有對我做過什么功課輔導,但是他們卻在無形中給了我很好的閱讀習慣。這種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是怎么培養(yǎng)出來的呢?就是我父親的言傳身教。一個行動勝過千言萬語。我父親是一個非常喜愛閱讀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在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很自然地,我從小就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和思考的興趣。這種習慣和興趣牽引著我學習和成長。有一個說法是“吃什么,成什么”,我覺得應當是“讀什么,成什么”。讀了什么樣的書,就會擁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為什么很多人很難理解我在那樣的年紀做出那樣的選擇,可我自己卻覺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說到底就是因為我的大量閱讀。如果我沒有從小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我就不會走上這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一句話:我的人生,因閱讀習慣而改變。
愛默生對于習慣的論述非常精辟“習慣是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的領(lǐng)導者。”我終身感激我的父母給了我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那種讓母親從社會上退出回家做全職母親的作法是根本不現(xiàn)實也是不科學的。時代需要的是“無為而教”——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和興趣后,每個父母就能花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