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是難免的,但有的孩子,同樣的錯反復多次,有的孩子錯一次,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為什么會如此不同?這與大人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系。
有一位清華畢業(yè)的電腦工程師說,他小時候很貪玩,剛?cè)胄W那個學期,成績非常糟糕,當他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時,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盯著看成績單和他的臉,那目光讓他記憶猶新,從此他的成績再沒差過。
據(jù)說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小時候,母親經(jīng)常讓他買些簡單的用品。當他買錯的時候,母親并不責備他,只是說“明天你再去一次”。
這兩位媽媽共同點是,都沒對孩子的錯誤一味責備,是否錯了,為什么錯了,讓孩子自己體會。
如果對孩子一味責備,說“我不是早就跟你說了嗎,你應該這樣……”孩子不但會失去自信,會對大人的判斷產(chǎn)生依賴心理,失去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而且責備得多了,甚至會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就會反復地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