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教孩子要與人為善,善待小朋友,結果在幼兒園里,小朋友都知道搶她的東西最容易。”劉女士的女兒今年剛剛5歲,上幼兒園中班,兩年來,如何跟小朋友相處,成了困擾娘兒倆的難題。“有人對我說,現在是強者勝的競爭時代,我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不合時宜。”劉女士對此感到很困惑。
劉女士夫妻倆都是“文化人”,他們希望孩子知書達理、寬容善良,孩子一上幼兒園,他們就經常教育孩子要跟小朋友友好相處,不要打架罵人,自己的玩具、食物要跟小朋友分享。“孩子回家總是說誰誰把她的蘋果搶走了,誰誰把她推倒了,她報告老師了等等。”女兒漸漸成了幼兒園里的“受氣包”,也因此成了幼兒園里最愛找老師告狀的孩子。
“我姐姐就跟我的教育方法不一樣。”有一天,劉女士的姐姐帶孩子到她家玩,7歲的外甥跟她的女兒搶玩具,姐姐立刻呵斥道:“這是你妹妹,你要讓著她;要是別的小朋友跟你搶,你可不能讓!”劉女士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似乎姐姐的方法更符合“實際”。
的確,現在許多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時,總是再三對孩子交代,“別人要是打你,你也打他。”下午接孩子回家時,也得先問問“今天有人欺負你沒有?”,而囑咐孩子“謙讓寬容”的卻不多。
父母們該思考一下了——究竟是教孩子“與人為善”,還是教他“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