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四歲的海力費力地坐在凳子上,老氣橫秋地問我:“媽媽你說什么樣的小孩是好孩子?”他剛把一個新買的恐龍玩具扔到樓下,被要求在凳子上靜坐3分鐘。
我說:“聽話、不吵鬧的、喜歡刷牙不賴床的、不和小朋友打打鬧鬧的、喜歡吃青菜的,還有……”
“那你就是說我不是一個好孩子!”海力不耐煩地打斷我認為很不錯的回答。已經(jīng)從凳子上滑了下來,我抬手看了看手表,時間才過去23秒。
海力的父母都是‘海龜’,非常主張寬松自由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要學會理解和傾聽。尤其是媽媽,對待海力的頑劣常常有著超人一般的耐心和毅力,她會和孩子反復(fù)解釋一些簡單的道理。而海力會揪住媽媽的口誤,把教育的神圣化成了一團糨糊。到最后,媽媽只好把一句話掛在嘴上:“海力,你要乖,媽媽是愛你的,請不要給我制造太多麻煩,好嗎?”
從我看來,海力已經(jīng)學會小小利用一把媽媽對他的愛,從而讓自己過得格外順心。這是個頂精明的小孩,關(guān)于好孩子的問題的確也顯示了海力并不懵懂,他至少會思考一把。如果小孩把精明用錯了地方,長大后會有點可怕。
別和孩子講民主
和孩子朝夕相處,卻有太多點點滴滴的事處理起來很棘手。
比如:孩子晚上不愿刷牙;特別喜歡吃零食;喜歡夾在大人中間說話;從來不收拾玩具;打著哈欠還一定要看電視;對你說不可以的事情,總要問為什么;脾氣不小,在幼兒園里霸道不合群;到小朋友家里胡吃海玩,引起別的家長微詞……
這些毛病如果用和風細雨的勸慰來感悟他們,我總覺得是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孩子并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沒辦法管住自己才是問題的所在。毛毛雨般的教育只會讓他們身上的毛病象春筍一樣四處開花。只要簡單明了地告訴孩子可行和不可行之間的邊界,讓孩子服從你的意見是對他最好的教育。
家庭越民主,孩子就越獨裁。每個公民能行使自己的民主權(quán)利要到18歲,為什么?因為這個時候的人初步有了世界觀和生活觀,他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對兩三歲的孩子講民主,他只會主張自己更多的權(quán)利,而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義務(wù)這個詞語,好逸惡勞和自私自利也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意見前,更要讓孩子先學會來聽從你的意見。
也許媽媽們會問:“為什么?”那我就反問:你認為以你自己二三十年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識水平還要受一個二三歲的孩子情緒的左右?只因為你愛他毫無保留,只因為你愿意讓他無憂無慮自由成長嗎?
有一位臺灣作家說得好:有自信負責任的父母,對孩子實行不應(yīng)該是民主而是開明專制,也就是以慈愛為基礎(chǔ),以孩子順利成長脫離自己為目標,以理性開明為教育孩子的態(tài)度,以專制的立場為孩子做決定,要求孩子負責任守紀律。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一位女友的兒子四歲,他在家歡迎其他小朋友的方式就是用一個自制的金箍棒打擊別人,結(jié)果把別的小朋友弄哭了,大人也非常尷尬。最開始的時候家里人先受到了這項禮遇,大家都只覺得是小孩子頑皮,并不在意,開玩笑地說兩句就結(jié)了?珊⒆訁s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經(jīng)常會重犯。還好是自制的玩具,如果孩子一直保留這個習慣到成人,你不覺得害怕嗎?
解決方法很簡單,直截了當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會傷害他人。如果再這么做就要沒收金箍棒。最短的時間里給孩子一個處方,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當孩子出現(xiàn)N次同樣的問題時,你才采取措施,只能讓孩子感到迷糊和莫名其妙。
其實,不用給孩子太多的解釋,因為明理的孩子實在少而又少,你覺得幾歲的孩子會說:“爸爸說得對,我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