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2歲半~3歲)
待寶寶2歲半之后,看到某些物品,就能自己叫出對應的名字,例如指著車子說出“汽車”;3歲之后,語法會逐漸成熟,開始出現(xiàn)完整的句子,像是:“媽咪我要去公園”、“爸比抱我……”等簡單對話,對于助詞及形容詞等用法也會越來越有概念。
Part3 問答篇
Q:父母應如何掌握溝通訣竅?
新手爸媽一定要花時間來觀察孩子哭的時候,通常是哪些因素所造成,久而久之才能建立起親子之間的默契,在第一時間回應寶寶的需求。到了2~3歲時,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較為成熟,爸爸媽媽就必須教導他,如何用說話的方式,講出自己的困難。例如問他:“你現(xiàn)在哭得這么傷心,是因為你還想繼續(xù)在公園玩嗎?”黃惠琪醫(yī)師表示,引導孩子說出需求,才能使寶寶適當表達出情緒,未來與同伴之間的互動也能比較順利。
Q:溝通能帶來哪些正面效益?
黃惠琪醫(yī)師指出,為達到有效溝通,親子間必須擁有良好互動,不管這些互動是否以語言形式表達,只要照顧者響應寶寶的需求(像是拍拍他、安慰他、幫他洗澡、清理大小便),都算是良好的互動,有助于培養(yǎng)寶寶對父母的依戀關系,讓他知道“當我有狀況時,有人可以保護我”。這樣寶寶就會對自己產(chǎn)生信心,對于往后的人際關系發(fā)展也能較有自信,不會認為自己難過時,沒有人會來幫助自己,減少悲觀人格的形成。如果雙方互動時,寶寶以正面的態(tài)度響應,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