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沈陽市沈河區(qū)的李先生家小而簡陋,但還是騰出一間房專門作為女兒的“教育基地”。記者看到整整兩面墻都是父親親手抄寫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英語字母表、元素周期表等。每天早上8點李牧青要從這面墻背到那面墻,都結(jié)束正好90分鐘,下午則要練競技體操、溜旱冰。
“才這么大就學大學階段才能接觸到的《大學》、《中庸》?”記者疑惑地問。小牧青的父親說:“我不給她講,全靠她自己每天一遍的朗讀和背誦,自己能理解多少就是多少。目的不在于要孩子懂什么,只是為了給孩子的大腦提前輸入信息,讓孩子盡早開始積累詞匯,有利于發(fā)展她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讓孩子接觸‘規(guī)范語’,不要對孩子說‘兒語’,我要求她說話必須帶主謂賓。”
不哭用針扎 13個月會溜冰
李先生自稱對女兒的教育是“粗養(yǎng)細教”,但他的教育方式著實嚇人一跳。據(jù)介紹,小牧青是由一個親屬接生的,才生出來父親就把還未睜開眼睛的她抱過來,跟她說話。女兒出生后很乖,有時他會故意緊抓并撐住女兒的腋下,看著女兒彎曲著膝蓋,腳往上跳。見她不哭,他有時就用針扎或是用手掐,讓她哭出來。他還讓女兒自己抬頭、翻滾、抓握、爬行,從不擔心掉下來!斑@樣做不是狠心,是為了訓練女兒的大腦。”
小牧青出生一個月后的一天,李先生做了一個直徑一米、深一米的木桶,然后把女兒扔進桶里,小牧青進里面不但沒哭,還四肢有規(guī)律地劃動。兩個月后,小牧青開始在父親扶持下,在嬰兒床上劈腿、倒立。能走路后,父親把一扇門拆下來,讓她在上面練習平衡木,1歲多時,李先生專門把她帶到省體校,走上真正的平衡木,小牧青竟然十分老練。由于有了體操的功底,小牧青13個月后的一天,一個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父母帶著她來到青年公園溜冰場,見她躍躍欲試,給她穿上一雙十一二歲的孩子穿的冰鞋,里面塞上棉襪子,她自己就能穩(wěn)穩(wěn)站在冰上,父親向她的小屁股一推,她竟然自己就能滑了,至今她已有了一年的滑冰歷史。她也從未去過醫(yī)院,身體非常健康。
李先生家不富裕,自己文化也不高,兩口子都沒有正式工作。他教給孩子的東西自己先學一遍,每天大部分時間花在教育孩子上。
專家聲音:過度刺激會帶來負面影響
沈陽教育學院教育系主任姜俊和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一種嘗試,但不宜廣泛提倡。孩子父親的這種嘗試表現(xiàn)了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但是寶寶的身心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在給予他們刺激時,一旦出現(xiàn)厭煩、不想玩的訊號時,就應(yīng)停止,以免給予過度的刺激,反而有負面影響。并且有些負面影響在這個年齡還看不出來,有的要到30多歲才會表現(xiàn)出心理病癥,才會發(fā)現(xiàn)是兒童時留下的根源。對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提供給寶寶一個有安全感、快樂與被愛的成長環(huán)境。另外,一些醫(yī)學專家也提醒家長,孩子過早地學溜冰不利于骨胳生長。
☆☆☆媽咪愛嬰網(wǎng)——您的育兒指導(dǎo)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