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幼兒園新入園的時候,都能看見這樣的場景:小朋友在里面哭,大人在外面紅了眼圈。家長彼此間的問候話題也變成了:“你家今天上幼兒園哭了嗎?”與孩子愉快告別,讓孩子遠(yuǎn)離分離焦慮,是每個寶寶入園都要面臨的問題。提前讓孩子學(xué)會分離是入園準(zhǔn)備中最重要的一項。
為什么學(xué)會分離這么重要呢?每天早上與家長說再見,是孩子最難受的時候。于是,哭就成了表達(dá)焦慮最直接的方式,有的小朋友甚至?xí)霈F(xiàn)頭痛、腹痛、惡心等軀體癥狀。如何減輕焦慮,就成了孩子入園前最最重要的問題。
轉(zhuǎn)眼就到九月了,洋洋該去幼兒園了,去幼兒園的前一天晚上,媽媽給她準(zhǔn)備了小書包,里面裝上了一套換洗的衣服,毛巾,還有洋洋梳辮子用的小橡皮筋,洋洋平時喜歡的小玩具,一張小卡片,上面有爸爸媽媽的聯(lián)系方式。擔(dān)心洋洋到了幼兒園會想念爸爸媽媽,媽媽還在洋洋的小書包里特別放上了爸爸媽媽的照片。到了晚上,媽媽早早就哄洋洋睡覺了,說:“明天我們要七點半起床去幼兒園哦,所以今天要早點休息,明天才能精神飽滿到幼兒園。”因為在很早之前媽媽就開始有意為洋洋上幼兒園做各項準(zhǔn)備工作,給洋洋做了充分的心理準(zhǔn)備,所以洋洋很聽話早早就睡下了。
媽媽卻睡不著了,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洋洋到了幼兒園之后也許會發(fā)生的各種狀況,不免擔(dān)心起來。老公安慰她說:“沒有關(guān)系,孩子總要經(jīng)歷和父母分離,經(jīng)歷集體生活,你要相信洋洋,給她鍛煉的機會。”在爸爸的一番安慰下,媽媽終于安心了許多。
第二天一早,媽媽剛剛起床,洋洋跟著就自己起床了,還自己穿好了衣服和裙子。陸瑤見洋洋表現(xiàn)這么乖,頓時心里安慰了許多,她表揚了洋洋一番,爸爸看著也在旁邊笑著說陸瑤昨天“瞎操心”,看孩子這么積極高興地區(qū)上幼兒園,頓時陸瑤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收拾完陸瑤要喂洋洋吃早飯,沒想到洋洋卻拒絕了她,要自己吃早飯,她說:“幼兒園小朋友都是自己吃飯的,我現(xiàn)在是幼兒園小朋友了,所以也要自己吃飯。”媽媽和爸爸會心地笑了。她問洋洋,記得自己的小書包里有些什么東西嗎?洋洋一個沒漏全部都說對了。
吃過早飯,爸爸媽媽一起送洋洋到幼兒園。洋洋的家離幼兒園不遠(yuǎn),步行十五分鐘就到了。一路上洋洋和爸爸媽媽有說有笑,媽媽問洋洋:“第一天上幼兒園緊張嗎?”洋洋說:“不緊張”爸爸說:“那你在幼兒園會不會想爸爸媽媽?”洋洋懂事地說:“想爸爸媽媽的時候有你們的照片陪我啊!”爸爸直夸洋洋懂事。
到幼兒園差不多七點五十,媽媽送洋洋到小一班的教室時,已經(jīng)有許多小朋友和家長在幼兒園了,有的小朋友哭的呼天搶地,抱著媽媽的腿不讓媽媽走。還有的媽媽索性抱著孩子一起哭。原本高高興興的一家三口也被這分離的氣氛感染了。原本高高興興的洋洋眼圈也紅了。這時老師在旁邊說:“請家長送完孩子盡快離開。”
只見旁邊一個小男孩兒嚎啕大哭,叫嚷著:“媽媽,不要走!”而媽媽也抱著他一頓痛苦,一副生離死別的樣子。老師走過來對小男孩兒媽媽說:“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哭很正常,家長不要跟著他哭,你越是舍不得,孩子哭得越是厲害。你還是快點離開吧。”那位媽媽依依不舍的放開兒子說:“俊俊,媽媽走了,你在幼兒園要聽老師話啊!”那個叫俊俊的小男孩兒一聽媽媽說要走了,更加抱緊了媽媽的腿不讓她走。這是老師過來抱住了他,讓媽媽快點離開。媽媽喊著眼淚,一步三回頭看著他哭鬧,而小男孩兒也鬧得更厲害了。媽媽走出小班門口,小男孩兒還在大叫“媽媽不要我了!媽媽不要我了!”媽媽在門外站了一會兒,終于被老師狠心的推出去,老師說:“家長趕緊離開,小孩子過一會就好了。”
見到這樣的場景,洋洋的爸爸媽媽也忍不住感到一陣心酸。在老師的催促下,爸爸媽媽故作高興的對洋洋說:“我們走了,你要聽老師話,幼兒園還有許多小朋友陪你玩。”洋洋強忍著淚水點點頭。爸爸媽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教室,這時洋洋“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這時媽媽偷偷在門外看了一眼哭著的女兒,感覺心里真不是滋味。老公在一旁拉拉她說:“走吧,孩子總要經(jīng)歷這一關(guān),我們的女兒表現(xiàn)已經(jīng)很不錯了。她哭一會兒就好了,有老師在呢,不擔(dān)心。”媽媽終于在爸爸的強拉硬扯下離開了幼兒園,聽著洋洋痛苦的哭喊聲,媽媽感覺到一陣心酸。
這樣的場景每年3月或9月新生入園的時候都會在各幼兒園上演。究其原因,主要是分離焦慮及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感引起的。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jīng)的一個階段。孩子剛出生時,認(rèn)為媽媽是自己的一部分,到6個月左右,逐漸認(rèn)識到媽媽和自己的是不同的個體,并意識到媽媽有可能與自己分離,焦慮感由此產(chǎn)生。分離焦慮一般在孩子8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女孩子在3歲左右焦慮感慢慢消失,男孩子則要晚一些,一般在4歲左右才能完全克服這種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