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蘇老的這則建議,又讀了大家的評論,我倒是覺得同仁們的評論給我的啟示更深刻:
"用聲音搭梯子:文字的實質(zhì)是什么?是聲音。
mama--這一聲呼喚,代表了孩子最愛的那位女性。媽媽--這兩個字是對照著那聲呼喚,才與那個人聯(lián)系在一起,從此才有意義。很多父母苦惱:孩子只愛聽人講故事,不愛自己讀書。這是一種小小的閱讀障礙:識字太少、認(rèn)字艱難,就會很大程度上磨滅閱讀的樂趣。
而聽故事就不一樣了:完全繞過障礙,直達故事本身。
我們說給孩子閱讀搭梯子,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讓孩子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從讀書中得到樂趣。
毫無疑問,聲音是把不可缺少的梯子。可我們常常忽視這把最簡單有效的梯子,因為我們大人識字多,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困難。
對此,我要給大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看樂譜和聽歌,是一樣的嗎?
當(dāng)然不一樣。
因此,我們作為大人更要記。鹤R字不多的孩子就像我們這些沒接受多少音樂教育的成人,孩子自己看書就像我們看樂譜,孩子聽人講故事就像我們聽歌。
這,也許同時能說明:為什么有的孩子很大了,卻時常希望聽大人講故事。
講故事吧!
不用擔(dān)心自己不會講故事,更不用擔(dān)心講故事時不知如何分析、評論--要知道,一個人在用心講故事時,哪怕只是照著朗讀一遍,自己對故事人物的情緒也會隱含其中,而這種微妙的變化,孩子也許說不出,但一定能夠感受到。
而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中的浸染、濡染,恰恰就是真正的教育。"以上文字說得太好了!是的,尤其是家長如果從小就常常對孩子講故事,那么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書籍是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