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教師對兒童的引領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兒童是一塊璞玉,如果放任他們按照自己無指導的自發(fā)性去發(fā)展,那么,"從粗糙的東西發(fā)展出來的東西,只會是粗糙的東西。"④兒童立場。決不是對兒童的遷就和放任。嚴格要求是另一種愛的方式和形式。"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未過時。兒童立場是一個完整的概念。
兒童立場上的教師:長大的兒童兒童與成人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常常發(fā)生沖突。蒙臺梭利認為.兒童跟成人的沖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過程中,成人始終像"一個擁有驚人力量的巨人站在邊上,等待著猛撲過去,并把他壓垮"。這種描述和比喻并不夸張.兒童立場始終向教師發(fā)出最為嚴峻的問題:教師,你該是誰?你該怎么辦?
著名的特級教師李吉林作了最為簡潔和鮮明的回答:我,一個長大的兒童。李吉林的回答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立場,又具有西方的倫理價值。我國古代老子早就說過。圣人的精神狀態(tài)往往回于嬰孩;蒙臺梭利也作了"作為教師的兒童"的判斷。"長大的兒童"的含義,馬克思作了深刻精辟的解釋:"成人不能變成兒童.否則他就稚氣了。但是兒童的天真難道不使人感到愉快嗎?他自己不該在更高的程度上使兒童的純樸的本質再現(xiàn)嗎?""長大的兒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現(xiàn)兒童的本質,其旨意是更好地理解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其目的是在更好地開發(fā)兒童、引領兒童、發(fā)展兒童。此外,"長大的兒童"是提醒我們,教師要與兒童共同成長,隨著兒童一起"長大".與兒童分享"長大"的快樂。可以說,"長大的兒童"是對教師在兒童立場上角色、作用最形象最生動最準確的定位。
有一個案例一直在我心頭縈繞。斯紫輝是兒童教育家斯霞的堂姐。她是一位小學數(shù)學教師,但她每星期要給學生上一堂故事課。故事的內容來自《愛的教育》。學期結束,斯老師專門召開命名主題班會,用書中的人物來命名班上的同學。于是就有了勤勞的"裘里亞"、正直的"卡隆"、勇敢的"馬爾柯"……班上一位插班生蔣風一直期待老師對自己的命名。然而,沒有。蔣風咬緊牙關才沒使那滴男兒淚落下來。
在準備離開教室時余光一掃,斯老師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疏忽:"蔣風.你跟我來。"在宿舍里,斯老師誠懇地檢查自己:"老師太粗心了。我怎么把你給忘了呢?其實,你比裘里亞更勤勞,比卡隆更正直,比馬爾柯更勇敢。這樣吧.老師把自己最心愛的書,這本《愛的教育》送給你,彌補老師的過失吧。"說著,掏出筆在扉頁上題寫了一行字:"不要怕做平凡的人,但要永遠記。屪约耗穷w平凡的心,隨時閃現(xiàn)出不平凡的光彩來。"從此,這本書和題詞一直伴著蔣風走上了兒童文學的研究之路,成為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理論家。
之所以這么完整地敘述這一故事,是因為它啟迪了我對"長大的兒童"的理解。其一,教師首先要變成孩子。但是要當孩子。必須使自己往后退一步,即回到孩子時代去,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學,這樣,你才可能走進兒童。一位數(shù)學老師竟然每周一節(jié)故事課,因為她知道孩子最愛聽故事:在離開教室一剎那,她在余光里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期待與委屈,富有童心的人才可能如此敏感。其二,教師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喜歡故事中的人物,于是用來命名班上的學生。這樣,書中的兒童與教室里的兒童走到了一起,而此時的教師也成了兒童,三個"兒童"有了一次美麗的約會。從深層意義上說,教師的一生都是一種邀請,邀請教室里的兒童.邀請課程中的兒童,也在邀請自己的加入。這種孩子喜歡的方式,是一種愛的方式。其三,教師變成兒童,是為了引領兒童。勤勞、正直、勇敢等品質的培養(yǎng)是教育永恒的主題,老師不能讓故事走向庸俗,而應引領兒童走向崇高,在兒童的心里筑起一塊高地,在"平凡"與"不平凡"之間讓兒童尋找到價值思想和樸實的辯證。
"長大的兒童"是一種教師智慧的別解,實質上是一種大智慧,而大智常常與大愛相伴相生。
教育應當有大愛。教師愛應當具有母愛的品質與特點,但又必須超越母愛。教師愛的基本內涵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教師施愛的基本途徑和方式,育人是教師施愛的根本目的和終極價值。因此,教師愛更講方向性.這種愛的方向直指個人的成長與民族未來的結合;教師愛更講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循序漸進,克服浮躁與功利,追求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相結合。注重動機、過程和結果的結合;教師愛更講公平,面向所有學生,尤其關愛"后進生",而且盡可能體現(xiàn)公平,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溫暖:教師愛具有非情境性,情境改變的只能是愛的方式,而不會改變愛的品質,因而教師愛更具穩(wěn)定性。這就是教師愛,這就是大愛。一個充滿大愛的教師站在兒童立場上一定是優(yōu)秀的"長大的兒童"。
教師應當有大智慧。教師智慧是關于教書育人的智慧。首先教師智慧具有道德感。集中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上,讓學生真正像人、真正像孩子那樣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園里;其次,教師智慧的載體是能力,面對各種教育現(xiàn)象,教師能及時調整教育的對策和行為:第三,教師智慧要妥善處理好知識與智慧的關系。消解知識對智慧的糾纏。使智慧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完成"轉識成智"的任務.讓知識成為力量,讓智慧把學生引向自由:最為重要的是把創(chuàng)造作為智慧的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是教師智慧,這就是大智慧。一個具有大智慧的教師才能在兒童立場上揮灑自如。具有鮮明的風格。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