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進行的導讀活動,就是讓小朋友們背我們古代的經(jīng)典著作。不管四書五經(jīng),或是古書任何一段,象唱歌一樣,很輕松愉快地背誦,“不求甚解,只求熟讀”,“只獎勵,不強求”。我們堅持鼓勵,鼓勵,再鼓勵,培養(yǎng)小朋友的自信心,力求通過主動、自覺多渠道的誦讀學習,充分發(fā)動小朋友的主動性,教師的主導性原則。在平時的誦讀活動中,我們倡導尊重小朋友的個性、興趣,想讀就讀,不想讀就放會兒,做到趣中讀,樂中讀,讀中背。正所謂人的十根手指都長短各異,各有用處,何況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背書呢,我們允許其盡興盡力,發(fā)展各異,不刻意追求速度,只要小朋友能順利齊讀了,再教下一段。我們認為千萬不能貪快,那樣小朋友會有壓力,會失去信心。小朋友喜歡做自己會做的事,即使多次重復也沒有關(guān)系。也只有多次的重復誦讀,那些古詩古文才能讓小朋友爛熟于心的。
我所選擇的操作方式:
一、“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誦讀是獲取知識的基礎(chǔ),為此我們設(shè)計了幾種在幼兒園里的誦讀方式:
1、跟讀:小朋友喜歡模仿。當小朋友反復聽熟以后,就會情不自禁地讀出聲來。跟讀就是跟著教師或錄音輕聲讀。小朋友小的時候是靠耳朵來學習的,只要在教室中,不斷地聽到了就能背了。
2、指讀:小朋友邊念邊用手劃指書中相應的字,使小朋友的聽覺、視覺、觸覺逐漸協(xié)調(diào)起來,字多看幾遍也就認識了。
3、齊讀:全體小朋友齊聲、高聲地誦讀,讓他們反反復復機械地背讀,使其背讀量由少變多,而將來等他漸漸長大,理解自然不成問題。“不以蛙步,無以成千里”是不無道理。
4、利用多種游戲形式誦讀:游戲是小朋友的天性,也是小朋友產(chǎn)生和保持誦讀興趣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導讀活動中運用了兩人對念、丟字念、接龍念、領(lǐng)讀、比讀、默讀等,比一比誰背得多,背得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小朋友的誦讀興趣。
二、家園同步、培養(yǎng)毅力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yōu)越,吃、穿、用的物品樣樣齊全,他們?nèi)鄙俚氖谴煺,他們太順利了。這樣的孩子,確確實實是溫室中的花朵。然而社會有風浪、有風雪,人生道路不完全是坦途,這需要家園配合,認真考慮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毅力克服困難,怎樣使其成長為一株挺直的樹,而不是一朵嫩弱的花兒。
誦讀工程是培養(yǎng)孩子毅力的重要途徑,自這一工程開展以來,有些孩子是越讀越帶勁,而有些孩子卻總是心不在焉,一碰到稍難的部分,就停步不前。為此,我們采取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孩子尋找背詩規(guī)律。我們還和家長配合,一是讓家長利用空余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讀經(jīng),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人人都在誦讀的環(huán)境,讓孩子浸濡其中,孩子們自然也樂意親近經(jīng)典了;二是在對待背誦古文這項工程中,家長要有一個堅決的態(tài)度。當孩子在背誦過程中產(chǎn)生動搖或放棄的想法時,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必須堅持讀完,使孩子從開始就樹立做好一件事必須堅持的思想。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受不往誘惑,無法堅持讀完。我給幼兒講述古人是如何讀書的,讓幼兒知道讀書時必須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都要實實在在地做到,不要口中在讀,眼睛看著其它地方,心里卻想到了其它的事;不要因為沒有興趣,失去了好奇心,就放下書去做其它事,不肯定下心來繼續(xù)讀。同時,我讓那些在家預習的孩子當小老師,幫助別的小伙伴。像王悅涵天天在家都和媽媽一起讀經(jīng),所以當我們教新的章節(jié)時,總能聽到她響亮地聲音,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她的積極性,保護她的學習興趣,我讓她當小老師教小伙們,當小伙伴們反映,在小老師的幫助下,他們誦讀快多了孩子們心里特別高興。在合作和競爭中,他們更加起勁地背誦起來。
經(jīng)典誦讀,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我們堅信只有在春天播種,到時才會有一個綠樹成陰、百花齊放、果實鮮美的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