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園的愉快合作是支持孩子體驗藝術情趣的資源之三。
對孩子的藝術教育,需要園、家、社的共同努力。一直以來,我們總覺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曾經對我班家長的工作情況和對子女的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發(fā)現絕大部分幼兒的父母在各種合資公司工作,每天要加班加點或出差,根本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因而,接送孩子、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到了祖輩家長的身上。面對這種現狀,要做好家長工作,很好的達到家園互動,就必須尋找各種有效途徑,使繁忙中的家長也能即時了解到幼兒園教育,孩子發(fā)展的現狀。
1、 架起家園的橋梁 ,重新認識孩子的藝術活動。
“家園之窗”是進行家園互動的一個有效途徑,我們在“家園之窗”中開設了我的努力(月教育目標)、我的進步(兒歌、英語、藝術等學習內容)、我的發(fā)現(探索主題、藝術活動的進程)、我的需要(與家長互動的欄目)等幾大板塊。通過親切的項目標題、豐富的內容吸引家長的關注,引起家長的共鳴,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讓家長主動參與其中。
2、 幼兒成長檔案的互動 ,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為了便于做好個別幼兒的藝術教育工作,我們開設了這么一欄。根據個體幼兒的藝術等方面具體表現,不定期的寫一份信或提供咨詢、活動資料收集展示,放在每位幼兒都有的小小文件夾內,讓家長隨時獲取信息。同時家長也能將自己的想法、建議放入其中,與我們互相交流。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揚琴班的帆帆、東東和晴晴、婷婷等孩子由對揚琴的陌生而變得喜歡玩、主動買琴在家練習,家長對我們的做法也非意、支持……使家長熟悉現代幼兒的藝術教育動向——是讓孩子來這里是接受藝術的熏陶、接受藝術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正如他們說得:“讓孩子學習藝術只是培養(yǎng)興趣,用不著讓孩子練得太苦”,直白的話語蘊含著深刻的現代幼兒教育觀念,更緩解了我們身上背負著的技能說明一切的包袱。
3、心心相通的家長會,更能支柱孩子的大膽表達表現。
從一次結伴討論式的家長會起,我們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更是家長們的重任。在每一個主題之前我們會懇請家長們聚集一塊兒,獻計獻策,談談自己在家對孩子進行藝術熏陶的經驗、做法和想法,共同挖掘主題中的藝術教育視角,開展一些親子活動,來支持孩子體驗其中的樂趣。
或許我們對藝術教育的理解、把握和實踐,還不足以體現立竿見影的明顯效果,但我們的幼兒藝術教育對幼兒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藝術潛能的開發(fā),一定會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和未來,值得深思的問題還很多。讓我們攜手在教改中大膽嘗試、積極反思,愉快感受和孩子互動的一種欣喜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