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教育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提出了“感受與創(chuàng)造并重”的教育觀,強調讓幼兒的視覺和情感在獲得滿足、愉悅的同時,培養(yǎng)其對美的感受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陶藝”是陶瓷藝術的簡稱,兒童陶藝教學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美術的一種重要門類。在兒童玩陶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他們臉上流淌著動人的表情,時而口中念念有詞,時而雙眉緊蹙,凝神思考,他們的雙手在不停地擺弄,或搓、或揉、或壓、或刻,使手中冰冷的泥團變得溫熱,變得富有靈性,而他們也就在這種思考、把玩、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體驗著玩陶的快樂。陶藝作為我園的特色課程,開展至今也有幾個年頭,我們從分析幼兒的學習方式入手,逐步摸索、積累了一些適合幼兒學習特點的方法,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自主式學習方式新課程指出:主動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需要之一則是學習的興趣。新《綱要》也明確強調: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學習過程,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這一切都向我們闡明了一種新的教育理論:遵循幼兒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
因此,在幼兒陶藝活動中,我們首先注重的是幼兒的自主式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式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
首先,我們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豐富的陶藝活動環(huán)境,萌發(fā)幼兒主動學習與探索的愿望。眾所周知,3歲孩子已有嘗試并探究周圍環(huán)境的行為,他們的學習經驗就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積累起來的。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自主學習行為,我們創(chuàng)設了專用的陶藝活動室,并在陶藝活動室中創(chuàng)設了支持性、可選擇性的環(huán)境,使其有充分的活動空間。例如,在活動室中我們擺放了孩子隨時可取的陶藝工具:小刻刀、小切刀、搟面杖、小拍板等,為滿足孩子的不同需要,我們還提供了各種輔助材料,如顏料、牙簽、手工紙、樹葉、絨線、扭扭棒等,我們還根據不同的主題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景,如,在動物園的主題中,我們用陶泥布置成水、陸、空的動物園場景,并用富有美感的欄桿、綠化等進行隔離,孩子們可以將做好的動物根據其生活習性送入相應的“家”,增強了活動的情趣性。在班級中,我們也設立了各有特色的陶藝活動角,使幼兒隨時可以進行活動。
其次,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引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兒園的孩子好奇、好問,而正是在興趣、好奇心的驅使下,幼兒產生了“我要學”的愿望,從而提高了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陶泥是一種低結構的材料,孩子們特別的喜歡。在戶外的玩泥活動中,孩子們是自由、任意地玩,孩子們在搓搓、捏捏中也玩得不亦樂乎。而陶泥本身多變、可塑性大的特點更讓孩子喜歡,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產生各種想象。作為教師,我們要去發(fā)現、接納、欣賞、引導孩子的行為,從而使他們的好奇心獲得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給孩子留下一個求新、求異、豐富而廣闊的天空,促使他們主動學習。
再次,適時引導,推動幼兒主動學習在陶藝活動中,我們常常會用“為什么”“怎么會”這樣的字眼來提問幼兒,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理,并因此而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在幼兒自主學習、建構經驗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就是“合作者、幫助者和引導者”。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平等交往的伙伴,要擺正自己在師幼關系中的位置,將師幼關系轉變?yōu)榛锇殛P系。給予幼兒自由選擇活動的權利,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突出幼兒的主體性、滿足幼兒自主活動的權利,促進幼兒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二、合作式學習方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合作學習有著自己獨特重要的地位。在陶藝活動中,我們也鼓勵幼兒進行合作學習。從合作的人來看,我們主要有同伴合作、親子合作、師幼合作等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