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處處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臟,盡力把孩子教好、照顧好。對于班級孩子的表現(xiàn),是進步了?還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現(xiàn)?對某某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勵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應及時與班內老師溝通,交流意見和看法,這樣既加強了老師之間融洽的關系,又有利于幼兒的教育。對于幼兒園要組織什么活動或臨時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個具體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師商量,針得一致意見后分工又合作盡力完成好。教師之間要以誠相待,工作中經(jīng)常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體諒,時時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一切以工作為重,這樣就會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工作環(huán)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對班級幼兒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幼兒的常規(guī),不能甲老師A 要求,乙老師B 要求,也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guī)形成一種習慣。
作為班主任,應該主動與家長交流溝通,對孩子教育內容上盡可能的達到一致看法。 要及時的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情況,力求得到家長支持,要求一致相互協(xié)調配合教育孩子。在與家長談話時,教師要讓家長體驗到老師對孩子的幫助是建立在愛孩子的基礎上,教師的言談舉止之間流露出的是對孩子的關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把班上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樣再指出孩子的缺點,家長就比較容易接受了。其次,讓家長學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對家長說:“你覺得你的孩子在某某方面有什么困難嗎?”或“你覺得在某某方面幫助你的孩子進步有什么困難”然后幫助家長一起找出問題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這樣老師能夠換位思考,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對孩子付出特殊的關心和照顧。
愛的范疇是廣義的,一名教師的愛,這愛的胸懷是博大的。我們愛孩子們的乖巧,也愛他們的無知;愛他們的天真,也愛他們的任性。一塊丟失的橡皮會讓我們的孩子哇哇大哭,我們會走到他的面前輕聲哄勸,一個噘起的小嘴巴,會因我們講的一個故事而喜笑顏開。一個調皮愛打架的孩子,會因我們的幾句話語而變成一個懂禮貌、愛助人的乖孩子。這就是我們幼兒教師的愛和愛的效果。幼兒教師的愛,應像一縷陽光,去照亮每個孩子的心田。愛孩子,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去感知他們心靈深處的獨白,才能給孩子們帶來希望,帶來快樂,帶來勇氣。讓愛的陽光灑向每個孩子,我們正在這樣努力著。在班主任工作這個領域中,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需要改進,我還要繼續(xù)努力,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