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灰狼的故事不頂用了?
寶調(diào)皮,總想怎么鎮(zhèn)住他。一兩歲撒野的時候,就拿大灰狼來嚇唬他。晚上他不睡覺,說句:“大灰狼來了!”他立即乖乖睡覺,不出十分鐘就睡著了。
兩歲寶寶心語:大灰狼一定是很可怕的動物,連媽媽都害怕,我得聽話,乖乖地睡覺。
到了三四歲,他不怕大灰狼了,大灰狼不管用了。
三歲寶寶心語:媽媽天天拿大灰狼嚇唬我,我可不再上當(dāng)了,這個游戲不好玩。
點評:兩歲的寶寶天真、簡單,沒有形成一定的判斷力,特別容易受哄騙。媽媽習(xí)慣用“大灰狼”來哄騙寶寶,可以輕而易舉地達到預(yù)期目標。寶寶過了三歲,語言表達能力與判斷力有了一定的進步,媽媽常說的謊話再作為矯正寶寶的某些不乖行為,手段就行不通了,得另想辦法,難道還要繼續(xù)采取哄騙的方式嗎?
二、乞丐的故事讓寶寶增強同情心當(dāng)時我覺得沒什么,就隨便敷衍了幾句:“他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爸爸媽媽就把他攆出家門。他沒有錢,沒有房子,所以就在街上撿垃圾吃,睡大街。沒有人給他洗澡,所以他很臟!”寶寶聽了默默地一句話也不說。有一次他手里拿著糖,還扔了兩顆給乞丐。
點評:媽媽的解釋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而且寶寶在聽完之后還生出一定的同情心,說明媽媽的言論影響了他的行為,是個好媽媽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