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時,我們總覺得責備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然而責備孩子時,如果我們只憑一時的意氣用事,就不能讓孩子清楚地明白到底“錯”在哪點,那這樣的指責不但對孩子沒有用,而且會帶給孩子很多錯誤觀念和負面影響。下面,我們就通過例子一起來看看吧。 結(jié)果和動機,哪個更重要? 鏡頭1:林林很想幫媽媽做家務(wù),于是就主動去端盤子,可是他在端盤子時不小心摔了一跤,結(jié)果把十個盤子打碎了。 鏡頭2:小玉很喜歡吃蛋糕。媽媽告訴她一天只可以吃1塊,不能多吃?墒切∮襁想要,于是就趁媽媽出門買菜時偷吃了1塊,結(jié)果不小心將櫥柜中的一個盤子打碎了。 以上兩個孩子,你覺得哪個孩子更不好呢? 如果我們將兩個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大多會認為“林林不好”。因為林林打破了“十個盤子”,打破盤子的數(shù)量比小玉多,所以才不好,這就是兒童所謂的結(jié)果論。 孩子往往只從結(jié)果的角度來考慮對錯或嚴重程度,而不會從林林和小玉的動機去看問題。這是為什么呢?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孩子的思維之所以停留在結(jié)果的角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們的母親經(jīng)常只是根據(jù)物質(zhì)被損壞的程度來責罵孩子。 當我們只重視事情的結(jié)果、而忽視孩子的動機時,我們就無法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無法體會孩子想把事情做好卻失敗時的感覺,當然就無法用體貼的心情去安慰孩子。這時,如果再加以嚴厲的責罵,“踐踏”孩子的善意,那么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為善意是不好的,自然就不會用善意去對待他人。 孩子的善意,需要肯定和鼓勵 當孩子的“善意”常常得不到我們的肯定和理解,那么他就會用負面、消極的眼光去看別人。以下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 鏡頭3:在幼兒園里,東東單手撐著墻壁站立,強強由前方跑過來,在東東前約兩公尺處停下,跺著腳道:“你欺負我!” 老師問:“怎么了?” 強強說:“他故意擋我的路!” 而站著的東東卻感到莫名其妙! 鏡頭4:麗麗很想坐下來,可是卻找不到椅子,于是她就跑去對老師說:“是某某小朋友拿走了我的椅子!” 對于這樣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去做呢?皮亞杰認為,父母應該盡早讓他學習認識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中哪些是善意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肯定孩子的善意。尤其是當孩子不小心闖禍時,我們別急著責備,不妨體諒地對他說:“我知道你并不想這么做,你不是惡意的!”這種對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肯定是必需的,且有效的,將引導孩子朝正面、積極的方面發(fā)展。 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某小班的孩子們在第二天早上發(fā)現(xiàn)自己所做的粘土作品被人破壞了。當?shù)弥邪嗟暮⒆觽冊鴣磉^這間教室時,小班老師便選出了四位代表去向中班的小朋友抗議。 “你們?yōu)槭裁磁獕奈覀兊臇|西?” 中班小朋友回答:“你們教室太亂,我們在整理的時候,不小心碰到桌子,所以弄壞了,對不起! 這時,小班的小朋友又追問一句:“你們不是故意的吧?” “我們不是故意的!”中班小朋友說。 回到自己教室后,四位小班小朋友報告說:“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