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雯 女兒在同源中文學校學漢語已經(jīng)學了有一年半了。每當看著孩子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時的那個認真勁兒,我心頭總會涌起一絲喜悅。 和許多在日做了父母的中國人一樣,我們總是希望孩子會講漢語。女兒出生在日本,周圍除了我和孩子爸爸以外,她沒有能說漢語的環(huán)境,而且孩子爸爸的漢語是后來學的。不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促使我們堅定了一定要讓她掌握漢語的決心。所以從她牙牙學語的時候起,我就努力對她講漢語。但在她三歲時發(fā)生的一件事使我改變了做法。那年,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國去看望了姥姥、姥爺;氐饺毡竞蟮囊惶,女兒和周圍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耍。玩兒在興頭上,女兒高興地對周圍小朋友說起了漢語。當然孩子們不知道她在說什么,都紛紛模仿,引起了一陣陣哄笑……女兒不知所措,笑容僵硬了。當時我就坐在附近看著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日本這樣的國家生活,必須要做到和別人一致,特別是有小孩子的家庭,更要如此,不然就會被排擠出去。大人被排擠倒無所謂,可是小孩子如果沒有小朋友一起玩兒,就太可憐了。女兒屬于自尊心很強的那種孩子,為了不使她對漢語有反感,我不再堅持非要讓她說漢語不可了。而孩子的爸爸是半路出家學的漢語,他深深體會過學習過程中的辛苦。為此,他常常說我“放棄”了對孩子的漢語教育。其實,我并沒有“放棄”。每次回國的時候,我總要買回一些面向幼兒的連環(huán)畫(當然不是日本動漫的中文版)。女兒喜歡孫悟空,在國內(nèi)的姥姥、姥爺就給她準備了整套電視連續(xù)劇動畫片《西游記》的VCD。這套《西游記》就放在姥姥家,沒帶到日本來,每次回國的時候才能看到。這樣女兒總是覺得它很神秘,對它充滿了好奇心。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為了弄明白《西游記》里面對話的意思,我不在場的時候,她會拿著姥爺?shù)摹吨腥赵~典》去向姥爺打聽,經(jīng)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女兒五歲的時候,有一天她突然問我∶“媽媽,我為什么要學漢語?為什么幼兒園里別的小朋友們不學呢?”我說∶“因為你的血液里有一半是中國人的!边@樣的說法她當時還不明白。于是我說∶“會說漢語,就可以跟姥姥、姥爺交流了,還可以看懂《西游記》了。”我記得當時女兒的臉上出現(xiàn)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八歲以前,我們真的是在玩耍中讓孩子掌握漢語知識,這當然是不正規(guī)的。在她過了八歲以后,我開始為她找中文學校!巴粗形膶W校”我很早以前就聽說過。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過去的老朋友,沒想到她的孩子在“同源中文學校”學習。她極力向我推薦這所學校,并給了我楊校長的電話號碼。我馬上給楊校長打了電話。就這樣,我們在一年半以前順利地走進了“同源中文學!钡慕淌,開始了正規(guī)的漢語學習。回想起來,當時的決斷是正確的。一年半來,在班主任崔老師的指導(dǎo)下,女兒的漢語大有長進。崔老師經(jīng)常給孩子們一些小小的鼓勵,有時候用語言,有時候用小禮物。雖然小,但是威力無窮,它激發(fā)起孩子的上進心。女兒第一次拿到小禮物的時候高興地對我說∶“媽媽,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女兒說她在學漢語的時候是最快樂的。這我也能看得出來。學習塾的功課很難,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總要發(fā)脾氣,但學漢語的時候卻心平氣和,好象學漢語是她放松心情的最好辦法。正是在這種心情下學習,她才會這么喜歡漢語,才會有這么大的進步。 漢語其實很難,在以后的學習中女兒會遇到很多困難。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絕對不能給孩子施加壓力,更不能對孩子發(fā)脾氣(這是我在孩子進學習塾后有過的失敗)。讓孩子在學習中一直保持著這種輕松的心情,多少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