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父母該怎樣去疼愛孩子、教育孩子?這是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的學習成長歷程中,家長肩負著重要責任和使命。在孩子日常的行為軌跡中,我們可以看到其父母家庭教育的成功或失敗。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但做父母的要真正做到懂孩子、教育孩子、珍愛孩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做父母的應該怎樣去珍愛孩子,教育孩子。
一、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中,擁有道義上的“制高權”:一是作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具有天然的教育權;二是作為父母,無不對自己的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三是作為父母,都想把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傳授給孩子。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似乎都擁有“我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的教育強權,加上傳統(tǒng)教育中諸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一些因素的消極影響,我們應該試試說服教育。尊重孩子就是最終自己。答應還得事情就一定要信守承諾,這樣孩子才更好的給你溝通。把孩子當作“伙伴”。“平等地位”就是在日常的教育中要與孩子協(xié)商,切勿把自己的教育意志強加給孩子。
二、愛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的長處與短處
中國人骨子里有一種“寧作雞頭,不作鳳尾”的心態(tài),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在這樣的教育心態(tài)下,父母對孩子的未來都充滿了無限期望,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做人上人。為此,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充滿著盲目的“卓越”意識:在班里要做第一,在年級要做第一,在學校里也要做第一,否則,就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努力、沒出息,就要給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施加極大的壓力。
在這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求,堅持的是一種“橫向比較思維”,缺乏“自我進步思維”。說到底,左右家長們思維的就是“做人上人”的社會精英思維。這種思維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第一才是成功,第二就是失敗。如此,教育不是在培育成功者,而是在制造一個又一個的失敗者。
如何改變這種教育心態(tài)?家長們愛孩子,要懂得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自有其長處,亦必然有其短處。對待孩子的未來和期盼,應該持一種“理性思維”,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作比較,更不能“攀比”,否則,會把自己的孩子逼進學習與生活的死胡同,進而患上學習失敗恐懼癥,輕者學習興趣下降,重者導致厭學、逃學,直至到網吧、到校外青少年犯罪團伙中去尋找自己的“樂趣”和“自信”。
不與別人的孩子比高低,只與別人的孩子比優(yōu)勢,就是讓自己的孩子明白,天下的孩子都是公平的,你有所長,我有所長;你有所短,我有所短;美其所長,容其所短。知道自己的長處,弘揚自己的長處,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會越來越自信;明白自己的短處,知道人無完人,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會越來越理性。
三、愛孩子就要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有意義
在當下的教育話語體系里,上小學是為上好初中,上好初中是為了上好高中,上好高中是為了上好大學,上好大學是為了找好工作。如此,在當下人們的教育詞典里似乎已找不到“育人”二字了!教育的本質徹頭徹尾地被異化了。在這種教育話語體系里,我們的教育上上下下都用一把尺子來評價孩子,就是學習的好壞,就是必修課程、考試科目、升學科目考試的好壞。在如此單一的評價標尺面前,學校與家庭必然聯(lián)手制造大量的失敗者。“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中國人有勤奮好學的傳統(tǒng)。在這種教育體系里,無論是學校學習,還是家庭學習,都是強制下的學習,學生們要么是為家長而學,要么是為老師而學,要么是為將來的工作而學,而不是真正為自己內心的成長與發(fā)展需求而學。因此,從整體上講,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學習意愿非常低下,這與學生對當下的學習與生活意義的麻木有關。教育不喚醒學生內在的學習意愿,這種教育必然是效率低下的教育,而要喚醒學生內在的學習意愿,就必須讓孩子感覺、體驗、認知到當下的學習與生活是有意義的。
四、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學習終生有用的東西
我說過,現(xiàn)在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不少家長患上了教育近視眼病,而且病得不輕。在學校,只讓孩子學習考試科目、升學科目,否則,就是不務正業(yè);在家里,只讓孩子做作業(yè),上升學有用的各種輔導班,否則,就是荒廢自己的青春年華;在社會上,孩子如果不做作業(yè),不做卷子,而參加各種活動、搞社會實踐,就是玩。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盡管家長、社會對孩子們如何做人、做事不滿意,但學校要開設社會實踐課程,家長、社會上卻有不少人反對。因為家長、社會都帶著十分功利的眼鏡看教育,與考學無關的,就抵觸。在這種教育認知下,家長、老師們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習慣與方法顧不上了,以至于學生的學習越來越事倍功半;家長、老師們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境界與追求教育顧不上了,以至于學生們眼界越來越近視,內在的學習動力日益枯竭;家長、老師們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越來越顧不了,以至于學生們越來越管不住自己,不看著他就不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