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十分重視“月子”中的營養(yǎng)供應,這是從食物的供應不足的時代延續(xù)下來的一種習慣,但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jù)。和孕期相比,產(chǎn)后第一個月少了胎兒生長的需求,多了愈合傷口和泌乳的需求。和后面哺乳期相比,產(chǎn)后第一個月的乳汁分泌量較少,而且暫時處于月經(jīng)停經(jīng)的狀態(tài),體力活動也比后面大幅度下降。但能量的需求多少,要看媽媽的個人情況。
看產(chǎn)婦體重和健康狀況。
如果孕期增重已經(jīng)過高,則在保證維生素和礦物質供應的前提下,產(chǎn)后熱量要比推薦值適當下調,特別是減少脂肪和精白淀粉的供應量。否則,每天臥床不動,還吃得過多,烹調油膩,必然導致體重居高不下,甚至導致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
反之,如果孕期增重不多,身體偏于瘦弱,消化功能又不好,就要注意趁這個充分休息的機會恢復胃腸功能,增加食物熱量和蛋白質的供應,提高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以保證傷口復原,保證乳汁分泌。
看產(chǎn)后乳汁分泌需求。
有些產(chǎn)婦由于種種原因決定不給寶寶哺乳,那么哺乳所需的熱量就不需要在膳食中考慮。如果按哺乳母親的熱量來安排食譜,必然發(fā)胖。
反之,如果孕期增重不多,身體偏于瘦弱,消化功能又不好,就要注意趁這個充分休息的機會恢復胃腸功能,增加食物熱量和蛋白質的供應,提高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以保證傷口復原,保證乳汁分泌。
看產(chǎn)后乳汁分泌需求。
有些產(chǎn)婦由于種種原因決定不給寶寶哺乳,那么哺乳所需的熱量就不需要在膳食中考慮。如果按哺乳母親的熱量來安排食譜,必然發(fā)胖。
優(yōu)質蛋白質。主要來源是魚、肉、蛋、奶、豆制品等,比孕前增加1個雞蛋、一杯牛奶就夠啦。
維生素。多種B族維生素,主要來源是全谷雜糧、薯類、蛋奶類等。維生素C,新媽媽每天可以照常吃蔬菜水果,怕涼的話可以煮熟或溫熱之后再吃,煮熟仍然能保留一半的維生素C。
礦物質。鈣,主要來源是牛奶、豆腐、綠葉蔬菜、芝麻醬等;鐵,最佳的來源是牛羊豬肉,吸收率低的來源有水果干、豆類、堅果等,維生素C可以幫助提高這些食材鐵的吸收率。
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是全谷雜糧,薯類豆類和蔬果。其實小米和大黃米富含鐵和維生素B1,又容易消化,還有紅小豆自古就是產(chǎn)婦的補養(yǎng)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