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用心交流,以積極的情感互動為基礎。
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對于自己喜愛的人(教師),幼兒會懷有深深的思念之情和親近之意,而對于害怕的人,甚至連聽到聲音都感到恐懼。教師與幼兒的互動行為總是有著或濃厚或淡薄的情感特征,在積極、進取的情感氛圍中,無論是教師或幼兒,都會有一種身心愉悅的感覺,互動的情緒高漲,效果也極佳。這種積極、進取的情感交流,需要教師放下管理者架子,以觀察者、朋友的身份,在良好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這是因為幼兒年齡小,有時他的主觀感受難以通過語言清晰表達,這時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是他內心表現(xiàn),也有的孩子性格內向、膽小、不愿開口說話,常以哭聲表達自己的愿望。這要求我們以一個母親般的眼睛,敏銳細致地捕捉孩子的神態(tài)情緒,分析孩子的行為態(tài)度,解開孩子心頭的疙瘩。在忙碌的教學中,哪怕簡單地聊幾句話,或者摸摸孩子的頭,或者遞一個微笑的眼神,都能給幼兒的心田吹來一抹和煦的春風。例如:在早上迎接由于生病而好幾天沒來園的小雨時,老師簡單的一句:"小雨,老師可想你了!"就使她的臉上顯出快慰的神情,當老師伸出手在小雨的臉上撫摸著說:"咦,小臉蛋更漂亮了!"小雨羞澀地往老師懷里鉆了鉆,歡快地和奶奶再見了。教師簡單而親切的詢問、撫摸、關注充分表達了對幼兒的喜歡,小雨也感受到被關懷的滿足。在互動過程中使雙方獲得美的情感體驗。這種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使互動雙方以愛換愛、用心交流所形成的互動。
二、教師在游戲中的正確定位。
幼兒園教育活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沒有壓迫性的游戲活中,能體現(xiàn)真正的主體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這種沒有心理負擔的活動,是有利于師幼間互動和有效互動的,如果教師的介入和指導變成了對幼兒游戲的控制,去導演去指揮游戲,或者干脆放任自流,不干預幼兒的活動,那必然影響建立積極的師幼互動,在教育過程中,尤其是在游戲中,教師扮演伙伴角色和兒童一起玩,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而我們教師感到,只有真正和孩子們玩在一起,才能體驗到從未有過的發(fā)自內心的快樂,而這種積極的、愉快的情緒又進一步激發(fā)兒童積極的情緒,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而且教師能夠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兒童的興趣、需要等,為今后教育活動的設計和開展提供依據(jù)和素材,為發(fā)現(xiàn)兒童的個別差異,針對兒童的特點進行教育提供細致觀察的機會。
我們認為,教師要做到:
1、在游戲中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發(fā)展的環(huán)境,也就是一個有秩序、生氣勃勃的愉悅環(huán)境。它為幼兒所接受,幼兒不再是被動者,教師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幼兒和教師是一種伙伴關系,一起玩耍、一起歡笑,互動雙方無拘無束地融合在一起。
2、教師應在共同游戲中對幼兒的自主活動給予鼓勵、幫助、推進。由于幼兒特定的心理和心理環(huán)境,在充滿歡樂的共同游戲中,教師的態(tài)度、語言,會對幼兒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啟發(fā)式的語言、動作,提醒幼兒注意規(guī)則,學習為他人著想,給予支持性的鼓勵,使幼兒感受成功,充滿信心。當幼兒在游戲中流露出膽怯、退縮情緒時,盲目地只是說:"大膽一點就行了!"這反而會適得其反。也許我們試著調整活動環(huán)境和材料,給予幼兒逐步遞進的方法,使他克服緊張情緒,體驗成功的喜悅,他會更樂于嘗試新本領。
三、必須尊重幼兒人格。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發(fā)展及興趣的需要,尊重幼兒及其獨立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所以,我們更應該注意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愿望和需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獲取成功感。但這種尊重和需要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和放任自流,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要通過慎重的觀察和判斷,利用幼兒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在保護他們自尊心的同時,設法幫助他們克服缺點。
四、認真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
從人際關系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告狀是人與人之間發(fā)生某種沖突、矛盾而又不能自行化解時出現(xiàn)的,借助第三方力量來解決糾紛的一種特有的人際行為。教師在處理師幼互動行為中常出現(xiàn)的主題--告狀事件時,首先要分析告狀原因,了解事實真相,根據(jù)幼兒的個性特點,抓緊教育契機,恰當引導,給孩子一個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
五、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yè)素質。
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構建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fā)展,為師者同樣可以從師幼互動中吸取經(jīng)驗和養(yǎng)分,逐步提高自己,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師幼互動。
首先,在師幼互動中,提高對幼兒的領悟能力。如果教師對幼兒的領悟能力過低,只根據(jù)表面現(xiàn)象、主觀意識去判斷幼兒的行為,在誤解的基礎上開啟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必然會給幼兒的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通過不斷循環(huán)的互動,教師以一種開放性的接納心態(tài),充分了解幼兒外在、內在的行為,聆聽童聲,保證對幼兒的行為作出合理、積極的反饋,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師幼互動。
其次,在師幼互動中,提高對教師自身行為的反省能力。在師幼互動過后,教師不妨把互動的過程重溫一遍,進行一個小結,一方面,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動作、與同伴間的交往和合作,在活動中的自主性進行觀察記錄,以促進下階段活動的實施;另一方面,身為教師在互動中的言行,態(tài)度是否合理、是否有益于幼兒的發(fā)展,經(jīng)常性地進行自我評價與改進,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促使師幼互動往健康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