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幼兒的神圣職責,教師既向幼兒傳授知識,又教導幼兒怎樣繪畫、疊紙、玩游戲等,所以,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純潔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因為教師的行為習慣對幼兒有著良好的影響和示范作用,在培養(yǎng)并提高幼兒習慣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扮演的是既重要又特殊的角色,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然而,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靠家長一點一滴地培養(yǎng),從日常生活做起,從細小的事做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某記者去采訪一位當代著名科學家諾貝獎獲得者時,問他使他最受啟發(fā)的是哪所大學的教授,而他競出乎意料的說是他的幼兒園教師,他教我很多好習慣,東西哪里拿的放到哪里去,不該做的事不去做,使我終身受益?梢姡己玫牧晳T對一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教師的行為對幼兒的熏陶會永遠留在幼兒的心目中。
在由諸多元素滲透交融,互相作用,互相依賴的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幼兒起著很大的示范作用,教師在年幼幼兒的心眼里往往勝于自己的父母,他們善于模仿,但因他們辨別是非能力差,老是隨著教師的樣子行事,張口閉口就是“這是我們老師說的”或“我們老師就是這樣做的”。有這樣一件事,一位教師曾習慣于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把粉筆折斷,又隨手扔在地上,動作干凈利落,自認為頗有風度,不料,有一次幾個幼兒就把粉筆盒里面的粉筆也拿出來折斷扔在地上。老師覺得奇怪,便去問小朋友,小朋友回答說:“我們是跟您學的,每個都會啦!這位老師這才大吃一驚,猛悟到自己不以為然的小事,已對孩子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所以,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教師要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做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榜樣。
幼兒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是漫長的,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的言傳身教方有成效。在幼兒形成習慣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不斷督促、指導、使幼兒快而有效地達到目標,還要重視無聲的身教影響。例如,要求孩子不挑食,可成人自已卻在飲食上挑肥揀瘦的,這必然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的教育產(chǎn)生負面效應。要幼兒按時入睡。同樣首先應以家庭全體成員的有序生活方式為基礎背景。成人的育行是無聲的榜樣。如果只是強迫孩子該如何去做,而成人卻反其道而行之,那效果一定不會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