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獨特的、唯一的,他們有自己的性格、愛好、特長和自己特有的成長軌跡,我們不能漠視人類豐富的心理,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過程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幼兒生命活動的過程。
三、尊重幼兒對幼兒意義如此重大,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我認為尊重幼兒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尊重幼兒,就要遵循幼兒成長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自然的進程,不論孩子的生理發(fā)展,還是心理發(fā)展,均有其自身的內在規(guī)律。相應地,幼兒的生活世界也是一個與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幼兒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謂科學、客觀的標準看待事物,不是按習慣性的常規(guī)或理論來分析事物合不合理,而是按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表達可不可愛、自己喜不喜歡。他們往往憑借這種臆想或即興、奇異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們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賦予變化的。在幼兒期教育中,表現(xiàn)較普遍的就是父母和老師缺乏等待幼兒自然成長的耐心,迫不及待的要求孩子學這學那,過早地讓孩子投入到所謂的"學習"中,這種片面的認識和盲目的舉動,背離了孩子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加重了幼兒的認知負擔和心理負擔。另外,過早進入學習階段,免不了遭遇種種困境與失敗,而不少父母只是一味地批判、責罵孩子,卻很少檢討自己的確心態(tài)和行為,父母和老師在急于求成心理的驅使下,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敗,其實孩子需要的是他自己自然成長發(fā)展的時間表,成人應讓他們按自然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走完每一個發(fā)展階段,這是尊重幼兒的基礎和保障。
(二)、尊重幼兒,就要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 。
幼兒雖然年幼,思想很不成熟、思維很具體形象,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成人不能因為孩子的弱小、因為對成人的依賴而無視他們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存在。自我意識是幼兒適應性發(fā)展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就沒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意識包括自我感、自我評價、自尊心、自信心、自控力、獨立性等。這些素質在幼兒期如果發(fā)展不好,就會影響他日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孩子最早的自我意識是來自父母、老師對他的評價,當他肯定被父母、老師愛著時,他就有一種滿足、快樂感和安全感。幼兒在兩三歲時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他們會提出"我自己來"、"我自己做"的要求,這是幼兒心理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現(xiàn)象。可是成人往往怕他們做不好或者添亂,從而常常包辦代替,剝奪了幼兒學習、鍛煉的機會,而當幼兒長到一定年齡卻什么也不會或做不好時,卻又遭到父母的指責和埋怨,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在美國,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沒有權利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為,在任何情況下,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他們非常講究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說話時大人不僅僅要認真聽,而且要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使孩子感到與大人的平等和來自大人的尊重。他們反對在人前教子,更不許當眾在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因為這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偉大的教育家洛克說過:"成人越不宣言幼兒的過錯,則孩子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就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就越淡薄"。作為教育者應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意識的增強,通過各種方式給幼兒給予支持,如對孩子表示信任,讓孩子擁有獨立的空間,給孩子支配時間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善待孩子的朋友等等。在教育中,教育者不能把幼兒看成是容器,是簡單加工、塑造的原料,教育者必須尊重幼兒的人格尊嚴、幼兒的合理要求、幼兒的情緒和情感需要、幼兒的選擇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