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同伴關系是影響孩子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的家庭外部因素,它為孩子提供平等交往的機會。在同伴交往過程中,孩子要學會如何解決人際沖突,理解并重視他人的觀點,孩子還可以學習他人的反應,促進人際敏感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交往、培養(yǎng)、影響、教育孩子從家庭走進幼兒園,就說明他的社會行為開始了。孩子從對父母親人的依戀到靠自己的力量來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這就是幼兒社會化的表現。為此,我對托班幼兒交往方面有以下地初步探索。
這些只有兩歲半的孩子剛入園有哭的、有鬧的,也有不哭不鬧的,但也是忐忑不安的猜測著看著老師。我們老師和藹可親的形象就是讓幼兒放松的良好劑,讓幼兒打消顧忌,從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把對愛和安全需求放到老師身上,適應幼兒園集體。
2-3歲的孩子有了初步社會行為,但還不能像中大班幼兒那樣進行相互交往。他們主動交往的意識不強,初來幼兒園只會自己玩,大部分幼兒不拿別人玩具。但經常會有孩子與同伴之間出現爭執(zhí)和糾紛。這也就是說明孩子還不會正確交往的技能。作為老師除了給孩子提供創(chuàng)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還要教會孩子如何與人交往。
一、 教育幼兒要“語言美”,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語言是人交往的重要途徑,而一個人有沒有禮貌是受別人喜歡和歡迎的區(qū)別。交往離不開語言“美”。在日常生活活動中,我不僅利用故事、兒歌、游戲等讓幼兒學習禮貌用語,還自己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影響幼兒。讓幼兒了解禮貌文明重要性,感受禮貌用語的“美”。每天早上,我在教室門口迎接幼兒的到來,親切和藹主動與幼兒打招呼“早上好”,讓孩子在和我說“早上好”后進入教室;在上課或活動中,與幼兒平等交往,注意使用“請”和“謝謝”等禮貌語言,如每次讓幼兒為我拿東西我都會說“請幫我拿這個”,孩子幫過我后我又說“謝謝”,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有意識用禮貌用語來交往。
二、從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意識和交往技能。
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除上課、休息、飲食、睡眠等日;顒油,游戲占據他們大部分時間。游戲也具有興趣性、社會性等特點。這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幼兒內部需要,為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特別是社會交往提供條件。對剛入園的孩子,“家”是孩子所熟悉的場所。我在班上設置“娃娃家”,讓孩子在“家”中模仿角色,在游戲中體驗交往的樂趣,找到生活的開心點。
在活動游戲設置上,我設置“找朋友”等活動,促進幼兒相互認識,培養(yǎng)幼兒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動的興趣。自由活動時間也是孩子社會交往的良好橋梁。在幼兒熟悉環(huán)境、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后,我根據托班幼兒年齡特點增設了“圖形寶寶找家”等活動區(qū),讓幼兒在一定游戲活動中積極交往,進一步相互了解,體驗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我還從每個游戲活動中要求幼兒擺放整理玩具,我班幼兒收拾整理玩具較好。
三、家園同步,日常滲透。
重視家園同步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生活時間最長的場所,而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重要影響。我在家長會上,與家長達成共識,協調教育統一要求。我在家園欄中定期向家長介紹幼兒社會交往的重要性和方法,向家長宣傳幼兒近期階段目標發(fā)展情況,指導家長在家或平時社會交往的技能。在平時家長接送幼兒間隙,與家長交流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幼兒的社會性是幼兒發(fā)展的重要發(fā)向。未來的社會是開放互助的社會,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情商”是一個人的重要表現。健康的社會情感需要從小培養(yǎng)。幼兒園是孩子的樂園,我的愿望是讓孩子在這樂園中美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