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注意聽別人講話,理解語意,并能夠用表情或語言做出相應的反應。
3.有禮貌地與別人交談,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4.對兒童文學作品感興趣,愿意朗誦兒歌、兒童詩,愿意講述故事和圖片,能做到語言比較連貫、語氣生動、表情自然。
5.能獨立地圍繞一個中心講一段話,會敘述自'己的見聞,做到語言有序、有理、有情,具有一定的邏輯性。
6.有良好的語言習慣,講話時沒有多余的動作,語言流暢,呼吸自然,沒有明顯的語病,不拘泥,不做作。
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xiàn)實,對學前兒童進行語言訓練的本身就是思維訓練,而且,語言教育是與其他教育同步進行的。幼兒從小受到的語言刺激越多,其語言發(fā)展得越快,思維發(fā)展得也越快,其他各方面能力也得到相應發(fā)展。許多能說會道的孩子都是聰明伶俐的。因此,我們要注意隨時地與幼兒對話和交談,啟發(fā)鼓勵幼兒張嘴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愿和看法,通過各種形式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前兒童的語言表達和交往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性智力因素。
有人考察小學差生,算術成績差的學生中多能運算而不善解應用題,不會將應用題的內容加以表象化,因而導致理解上的困難。這種表象構成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是啟蒙教育的一個內容。這是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問題。
學前班和幼兒園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好幼兒的一日生活,不失時機地組織幼兒觀察自然、認識社會,隨著季節(jié)變化,從室內到室外,從宏觀到微觀,從自然到人工,進行觀察和欣賞,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熱愛人類、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也有意無意地教了幼兒觀察的方法,提高了幼兒有意注意能力,豐富了幼兒頭腦中的表象。給該子講故事、朗誦詩歌,特別是充滿幻想的童話故事能把孩子們帶到一個新鮮的世界,既滿勵了幼兒的好奇心,又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
凡事多請幼兒想想為什么,這是思維訓練簡便易行的方法。講完故事后多請幼兒說一說"誰好,誰不好",讓孩子說一說"你喜歡誰",再間一下"為什么"。老師要求幼兒"這樣做"或"那樣做"時,隨之間一下 "你想想為什么",等等。這些訓練是隨時隨地的,也是不經(jīng)意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就在這不經(jīng)意之中便對學前兒童進行了思維中的推理、判斷等邏輯訓練。
啟蒙教育是一個含義極為深廣的概念,僅從語言和思維的角度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從語言和思維入手抓好啟蒙教育,確實是一條捷徑.從語言和思維入手進行訓練能夠使孩子聰明起來。試想,孩子聰明了,學什么能不行呢,何必越姐代危硬要在學前期進行學校教育呢?
學前兒童很快就要入小學學習了,以提前教小學課程來減輕兒童入小學后的壓力,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幼兒園如果不注意與小學銜接的話,兒童入小學后往往會跟不上緊張的集體生活的節(jié)奏,也不能適應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方式。由于環(huán)境不適應,學習不得法,產(chǎn)生心理不平衡,孩子會感到異常緊張和難受。為此,學前班和幼兒園大班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打好生活基礎,注意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和參加集體活動的習慣,盡量減少包辦代替,讓學前兒童學會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逐漸擺脫對成人的依賴,以便入小學后能盡快地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二是抓好學習基礎,從語言和思維入手,重視語言智力因素和再造表象能力的訓練,使學前兒童會聽、會看、會說,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兒童入小學后能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并學會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習友捧。
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小學教育能盡量減小坡度,小學低年級教學應注意與幼兒園教育銜接,從學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fā),采取有力措施,使剛入小學的兒童能盡快地適應新的轉折而順利地進入角色,愉快地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