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前教育的入學準備在國外教育界引起了相當?shù)闹匾暎恍﹪艺趪@著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進行著各種改革試驗,了解他們的試驗情況,對我國的幼小銜接工作有著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一、國外幼小銜接實驗的基本情況(一)國外的幼小銜接實驗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1.重新劃分學制。
日本在這方面的改革試驗計劃實行4:4:6制,即幼兒4歲開始入學,上4年幼兒學校,4年小學,6年中學。瑞士的實驗是讓4-8歲的兒童,即幼兒園中、大班的幼兒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同在一所學校里接受教育。荷蘭計劃把4-7歲兒童的教育合并成為一個統(tǒng)一體制,以取代幼兒園與小學的分立體制。比利時正在進行一種從學前教育向初等教育過渡的試驗,即設立一個5-8歲年齡組的"銜接階段"。
2.設立學前預備學校。
美國兒童5歲進園,公立幼兒園基本上附設在小學,同小學1,2年級相銜接。英國兒童從5-7歲進入兒童學校,經(jīng)過兩年預備教育后再進入初級小學。蘇聯(lián)6歲兒童進入預備班。法國的5-6歲兒童被編入幼兒園之外的一種特殊班。澳大利亞為向4-5歲兒童進行入學前的預備性教育設置了專門機構。西德設立學前預備班,為入門階段,從而解決幼小銜接的問題。
(二)實驗的基本情況西德的文化教育部專門設立了一個銜接研究小組進行實驗,讓幼兒園和小學兩方面的教師互訪,體驗各自不同對象學生的各方面經(jīng)歷,熟悉研究對方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除此之外還為即將入學的兒童安排各種活動,如讓幼兒熟悉小學環(huán)境,接觸小學各種生人,組織觀看一年級學生上課和作業(yè)情況,每天練習自己放學回家,安排一年級小學生回訪等,使他們有積極的態(tài)度準備上學。研究小組強調(diào)兒童的個性發(fā)展,并要求小學教師注意幫助個別學生。西德幼兒園歷來比較注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而小學則不然,小學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很少顧及兒童之間的差別,而要求他們一起逐步達到同一學習目標。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研究小組一方面要求幼兒園教師對在小學學習有困難的兒童繼續(xù)提供幫助,另一方面為小學教師舉辦訓練班,向他們介紹怎樣觀察個別兒童,針對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另外,實驗小組還要求小學改變小學一年級教室布置單調(diào)的現(xiàn)象。辟出兒童游戲和活動的地方。
蘇聯(lián)幼兒園把兒童入學前的準備分為一般準備和特殊準備兩種。一般準備是指對兒童進行體、智、德、美的全面培養(yǎng),使他們身心發(fā)展的狀況能適應小學系統(tǒng)學習的準備要求;特殊教育準備是指J!_童入學前應具備一定的語文、數(shù)學的知識和技能,因為這是小學的基礎。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部公布了6歲兒童小學預備班的教學計劃,計劃規(guī)定在小學預備班開設7門學科,全學年上課768課時,每周24課時。這是蘇聯(lián)為從1986年起逐步實現(xiàn)從6歲兒童起入學而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
這些國家做法的共同點是:①保持幼兒園本身的特點,注意兒童年齡特征,不把幼兒園與小學等同起來;②重視早期的知識教育,使兒童在入學前有一定的讀、寫、算能力,除此還重視兒童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個性發(fā)展;③重視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配合協(xié)作,雙方互相靠攏。
二、我國幼小銜接的墓本情況近年來,我國為了解決幼兒園和小學銜接的問題,"學前班"應運而生,學前班大多是附設在小學內(nèi)或幼兒園的大班,作為入學準備班。這樣做,確也減少了些幼兒入學時的困難,收到了些效果。但是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
1、傾向小學化。
幼兒園中的學前班,為了向小學靠攏,將小學一年級的教材拿去教幼兒,還要求幼兒每天象小學生那樣做家庭作業(yè),有的甚至還要進行考試。附設在小學內(nèi)的學前班,大都是聘請已退休的長年任教小學教學工作的老教師,他們在帶學前班時,也襲用教小學生的那些方法,每天上五節(jié)課,每節(jié)課要45分鐘,教的內(nèi)容大多是識字、拼音和計算,對兒童所喜愛的游戲、唱歌、舞蹈等則很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