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被觀察的時間里用25%的時間來玩象征性游戲(比如說假裝開汽車、做飯等),那么這個孩子就被看作是愛假裝者或游戲者;如果一個孩子在被觀察的時間里玩象征性游戲的時間少于5%,那么他就被看作是不愛假裝者或非游戲者。然后,所有的孩子被隨機分成三組:
(1)自由游戲組(可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地使用實驗者提供的游戲材料);
。2)模仿組(學著實驗者的樣子來使用這些材料);
。3)輻合型問題解決組(把游戲材料放到一個鑲嵌板里,拼成一個完整的圖形)。
在每一組里,既有愛假裝者,也有不愛假裝者。10分鐘后,立即對所有孩子進行創(chuàng)造性測驗,要求他們說出餐巾紙、杯子、螺絲刀合金屬衣架這四樣東西(實驗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過的東西)的盡可能多的用途。結(jié)果表明,自由游戲組的愛假裝者能夠說出這些東西較多的新穎的用途,他們的得分不僅高于那些同組的不愛假裝者,而且也高于模仿組和輻合型問題解決組的愛假裝者。由此可見,游戲,尤其是象征性游戲(假裝游戲)可以提高幼兒在創(chuàng)造性測驗中的成績。
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不只是與智力發(fā)展水平有關(guān)。智力發(fā)展水平相同的人,創(chuàng)造性不一定相同。創(chuàng)造性,更多地可以說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樂于探索的精神。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機會,可以養(yǎng)成幼兒樂于探索與想像,勇于創(chuàng)造的態(tài)度與精神,所以,愛玩的孩子聰明。這正是幼兒在游戲中能學到的“非常特別的東西”,而這種“特別的東西”,正是能夠適應(yīng)未來發(fā)展的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素質(zhì)。